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電子制造業進入納米時代

        電子制造業進入納米時代

        作者: 時間:2014-01-02 來源:鳳凰創新 收藏

          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有句名言,在分子水平上有足夠空間建造微型機器。制造,也就是級設備和材料的建造已經成為現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15039.htm

          早在1959年,費曼在美國物理學會的會議就提出過,“足夠的空間”。他設想過微型信息處理技術(例如把整部大英百科全書寫在別針大小的空間內)以及微型制造機器。

          在許多方面,費曼的描述都在當今技術上得到體現。尤其在信息技術領域,費曼的愿景已經實現。

          位于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的納米科學與工程學院(CNSE)是全球450mm聯盟的根據地。這項由世界頂級電腦芯片制造商提出的承諾將為下一代芯片(由直徑450mm硅芯片制成)建立了標準。根據VLSI研究,目前300mm硅片標準的轉變預計將需要行業批量生產,在未來七年內耗資高達80億美元。這項成果將是可一次制造成千上萬的芯片,規模經濟增加,生產成本降低。

          負責CNSE130萬平方尺,170億美元設施(被稱為theNanoTechComplex)的工程師也在使用新方法將晶體管裝進比以往更緊湊的空間,目的是生產體積更小、功能更強大和高能效的計算機芯片。標準生產方法采用193納米波長的光在芯片上印刷電路。CNSE2.25億美元的極紫外(EUV)光刻設備能減少到更精細的13.5納米。

          Complex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納米創新中心,因為它匯集了全球頂級半導體制造商——包括IBM、英特爾、GlobalFoundries、三星和臺積電。公司應該如何小心翼翼守護他們的商業機密甚至共享數據?答案是:開放,這既能保護創新成果,也能作為其他研究的典范。

          CNSE展現出它是一種建立在中立立場上的瑞士研究。學院提供先進設備,扮演數據交流中心角色,維護專有信息,同時幫助企業集中資源,從而開發新的制造流程、制定有益于方方面面的標準。

          其他正在進行的關于“極小”的研究包括微型傳感器(可嵌入其他更大機器)。這種傳感器是工業互聯網的關鍵推動者——用于將機器連接到另一臺機器、運營商及云的新興技術。NanoTechComplex的研究已經造就那種嵌可入直升機旋翼槳葉監測實時表現的傳感器正式投入生產。

          所有跡象都表明,即使在今天,底層仍有大量空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和县| 陆河县| 淳化县| 固始县| 邵阳市| 静宁县| 都昌县| 措勤县| 凤山市| 新巴尔虎左旗| 桂平市| 德惠市| 宝清县| 达州市| 台北县| 涞水县| 马公市| 祥云县| 牟定县| 博罗县| 孙吴县| 朝阳市| 顺平县| 囊谦县| 老河口市| 连云港市| 玛多县| 沂南县| 海淀区| 正安县| 牡丹江市| 渝北区| 虞城县| 凤山市| 禹城市| 雷州市| 宁强县| 科尔| 栾城县| 如东县| 辽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