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出售愛爾蘭Fab 34晶圓廠股權,融資110億美元
6月4日,英特爾宣布以110億美元的價格向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出售Fab 34晶圓廠49%股權,以為其工廠網絡的大規模擴張帶來更多外部資金,預計交易本月完成。英特爾則繼續持有剩下51%的股份,從而保留Fab 34晶圓廠及其資產的所有權和運營控制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06/459634.htm根據協議條款,英特爾將購買該晶圓廠的最低產量,用于自己銷售或代表客戶銷售。
公開資料顯示,位于愛爾蘭萊克斯利普的Fab 34是英特爾領先的大批量制造(HVM)工廠,也是該公司在歐洲唯一一家使用極紫外線(EUV)光刻技術的芯片制造工廠,為采用Intel 4和Intel 3制程的晶圓提供支持:2023年9月,率先實現基于Intel 4制程的酷睿Ultra處理器大規模量產;目前,正生產基于Intel 3制程的至強6性能核處理器Granite Rapids芯片。
這筆巨額資金將直接推動英特爾愛爾蘭晶圓廠的建設進程,先進的制程技術和更大的生產規模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這筆資金將為工廠的擴建提供堅實的基礎;其次,這筆資金也將有助于英特爾提升其市場競爭力,滿足客戶對更大晶圓代工規模的需求。在當前半導體行業激烈競爭的環境下,擴大產能和提高生產效率是至關重要的。
緩解英特爾財務壓力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正致力于實施一項宏大且資本密集的計劃,旨在使英特爾重回半導體行業的領導地位。為此,他不僅在重振公司產品線方面投入巨資,還在全球范圍內大力投資建廠,以提升制造能力并吸引外部客戶。
這筆交易有助于緩解人們對 Gelsinger的復興計劃成本過高的擔憂。英特爾是曾經半導體行業的領跑者,不過隨著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科技行業,英特爾的市場份額逐漸被英偉達等競爭對手搶走,此前英特爾還發布了一連串較為疲軟的業績,重新引發擔憂情緒,并對英特爾的股價造成了負面影響。
英特爾代工業務部門近期經歷了不小的挑戰。今年4月,英特爾報告稱其代工業務在2023年運營虧損達70億美元,而2024年第一季度該業務又報告了25億美元的運營虧損,收入同比下降10%。盡管如此,英特爾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表示,公司預計2024年將是運營虧損最大的年份,但計劃在2027年實現收支平衡。
此次股份出售加速了英特爾全球制造業務的投資戰略,同時緩解了其緊張的財務狀況。事實上,這是英特爾達成的第二筆Smart Capital戰略交易:第一筆是2022年與另一家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LP簽訂類似合同,以150億美元出售其亞利桑那工廠擴建項目49%股權。
英特爾在愛爾蘭的已有業務基礎和此次籌資計劃顯示出其在歐洲擴展生產能力的決心。除了在愛爾蘭的擴展計劃,英特爾還在全球其他地區推進其芯片制造業務的擴展 —— 今年3月,英特爾宣布將根據《芯片和科學法案》獲得85億美元的直接資金、110億美元的低利率貸款,以及高達1000億美元英特爾資本投資的25%投資稅收抵免,這些資金將用于支持公司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俄亥俄州和俄勒岡州的投資。
此外,英特爾計劃在德國和馬來西亞建設新工廠。同時,英特爾還雄心勃勃,計劃創建人工智能時代第一個系統代工廠,推進全球擴展計劃,致力于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找到自己新的位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