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網絡與邊緣創新潛能!英特爾攜生態伙伴為企業AI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近期舉行的Intel Vision 2024大會上,英特爾發布了為企業客戶打造的全新AI戰略,同時還公布了諸多最新打造的面向邊緣和網絡互聯的創新產品,旨在以多元化行業AI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更多應用價值。此外,英特爾亦分享了聯合生態伙伴在工業制造、教育及視頻會議等細分領域的應用創新落地,全面展示了其在推動行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發展過程中的成功實踐與重要貢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05/458295.htm以開放生態和領先解決方案,滿足邊緣AI多元化需求
隨著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高速發展,客戶端和邊緣側對于AI的需求日漸增長,AI已廣泛應用于邊緣側的各種場景。數據顯示,2030年全球邊緣服務市場規模會達到4450億美元1,其中AI是第一大邊緣工作負載。此外,預計到2026年,80%的企業將使用生成式AI2,同時至少50%的邊緣計算部署將涵蓋機器學習3。
英特爾所提出的企業AI概念,旨在通過在云邊端構建的可信賴且具備AI能力的計算平臺、標準化可擴展的AI基礎設施、安全開放的軟件生態系統及規模化、易于部署的端到端AI企業解決方案,幫助企業釋放AI潛力。
但同時需要看到的是,不同于數據中心和云端,邊緣應用有其自身特點。首先,為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AI需要提供包括媒體處理、邏輯推理和通用計算在內的多方面能力,因此邊緣系統通常為異構架構系統。其次,邊緣應用呈現出顯著的碎片化特征,不同應用對算力的需求不同,一種產品難以滿足所有的需求。為此,英特爾提供了一系列豐富的產品,以滿足AI時代用戶在網絡和邊緣端層出不窮的新需求。
英特爾中國網絡與邊緣事業部首席技術官、英特爾高級首席AI工程師張宇表示,“英特爾希望與更多中國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通過先進的技術產品,提供完整、易于部署的行業AI解決方案,促進開放AI生態系統的發展,以幫助客戶最大限度利用邊緣AI機遇,推動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全新邊緣與網絡互聯產品,推動企業AI應用落地
面向AI時代,英特爾豐富的邊緣和網絡互聯產品為滿足企業AI對網絡的新興需求,并推動企業AI在邊緣端落地提供了多元化解決方案。在Vision上,英特爾分享了包括涵蓋?酷睿? Ultra、英特爾?酷睿?、英特爾凌動?處理器和英特爾銳炫?顯卡系列產品在內的全新邊緣平臺芯片以及英特爾AI網絡連接卡(AI NIC)的最新信息。
隨著大模型不斷發展,其規模可達到萬億級別,因此在推理和訓練實踐中往往需要分布式并行系統以達到處理需求。以大模型的訓練為例,訓練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和中間結果,需要在不同的加速卡之間傳輸和分享,而且數據流量具有瞬時大流量高并發的特征,因此極易導致網絡擁塞和丟包等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現有以太網技術在處理以上問題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基于此,英特爾與生態伙伴共同成立了超級以太網聯盟(UEC),并通過驅動面向AI高速互聯技術(AI Fabrics)的開放式以太網網絡創新,推出一系列針對AI優化的以太網解決方案,為AI高速互聯技術提供多元化選擇,以支持AI模型的訓練和推理。
此外,英特爾將在今年下半年計劃推出的ASIC IPU產品基礎上進行優化,以開發下一代針對AI網絡優化設計的產品,即英特爾AI網絡連接卡(AI NIC)。英特爾專為AI打造的連接產品組合預計將于2026年面世,包括英特爾AI網絡連接卡(AI NIC)、集成到XPU的AI連接芯粒、基于Gaudi加速器的系統,以及一系列面向英特爾代工的AI互聯軟硬件參考設計,以更好地滿足AI大模型網絡對數據傳輸可靠性、穩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與此同時,英特爾亦針對邊緣領域發布了涵蓋英特爾?酷睿? Ultra、英特爾?酷睿?、英特爾?凌動和英特爾?銳炫?顯卡的全新邊緣芯片,主要面向零售、工業制造和醫療等關鍵領域,通過內置AI加速器,推動AI能力持續擴展,幫助客戶解決如能耗、規格、預算等制約邊緣部署的問題,以更低總體擁有成本(TCO)提供更高性能。英特爾邊緣AI產品組合內的所有新品將于本季度上市,并將在今年年內獲得英特爾Tiber邊緣平臺的支持。
攜手生態伙伴,引領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多年來,英特爾始終與中國生態伙伴攜手合作,以創新軟硬件產品組合和先進行業解決方案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信息化發展。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英特爾中國網絡與邊緣及渠道數據中心事業部總經理郭威表示,“英特爾將一如既往深入行業,與生態鏈上的伙伴深化合作,通過不斷創新的產品技術,提供覆蓋云、邊、端的全棧解決方案以滿足教育、工業、零售和醫療等各個細分行業的需求,共同推動‘AI無處不在’。”
在工業制造領域,科東軟件新一代智能控制器NewPre 3102搭載新一代英特爾酷睿 Ultra處理器,憑借其配備的CPU、GPU和NPU三大計算引擎,通過AI大模型使機器人擁有自主學習能力,能夠理解指令并生成PLC邏輯控制器代碼,實現故障檢測等操作,提升智能制造的生產效率,以滿足工業場景對智能化的高要求,輕松實現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助力工業制造數智化升級。
此外,英特爾攜手視源股份、德晟達等合作伙伴正式發布了新一代開放式可插拔標準——OPS 2.0。該標準采用先進的可插拔硬件設計,通過計算模塊與顯示的分離,帶來更強的AI算力、更高的顯示速率、更短的延時及更好的顯示效果,在VR、視頻會議、醫療影像診斷、數據可視化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基于OPS 2.0標準,英特爾與合作伙伴為用戶打造了流暢、快速、靈活、穩定且兼容的智能行業解決方案,以AI賦能,樹立商業顯示新標桿,滿足個人和企業多元化需求。
從PC到數據中心再到邊緣,英特爾正在讓AI走進千行百業。未來,英特爾將繼續與生態伙伴深化合作,不斷以開放、可擴展的軟硬件平臺及全棧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和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助力企業推進AI創新,把握住AI時代的巨大機遇,加速實現AI無處不在。
說明:
1.https://stlpartners.com/research/edge-computing-market-sizing-forecast-2nd-release
2.Gartner?新聞稿,“Gartner 表示,到 2026 年,超過 80% 的企業將使用生成式 AI API 或部署支持生成式 AI 的應用程序”,2023 年 10 月 11 日。
https://www.gartner.com/en/newsroom/press-releases/2023-10-11-gartner-says-more-than-80-percent-of-enterprises-will-have-used-generative-ai-apis-or-deployed-generative-ai-enabled-applications-by-2026
3.Gartner,向數字邊緣延伸的超大規模企業,作者:Thomas Bittman,2023 年 7 月 24 日
https://www.gartner.com/en/documents/455889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