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啟動成熟制程芯片供應鏈調查
美國商務部宣布,決定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及國防工業基地展開調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01/454639.htm據外媒報道,本次調查的目的是弄清美國企業是如何取得所謂的傳統制程芯片(legacy chips,指以成熟制程打造的芯片)。 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也準備向芯片制造商核批將近 400 億美元的補貼。
商務部指出,調查將在 2024 年 1 月展開,目標是降低中國「構成的國安風險」,焦點放在美國關鍵產業供應鏈所使用、采購的中國制造芯片。
拜登政府于 12 月 11 日宣布,英國軍火工業與航空太空設備商貝宜系統(BAE Systems)成為第一家《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CHIPS Act)的受惠者,將獲得 3500 萬美元補貼。
美國商務部選擇軍火商作為第一家芯片法的撥款對象,而非傳統芯片制造商,顯見芯片法的重點在「國安」,且市面上也有愈來愈多武器系統需仰仗先進芯片。 雷蒙多當時預測,未來一年內預料會核準約 12 項芯片補貼案,甚至更多,當中涵蓋數十億美元的個案,包括一些先進晶圓代工廠。
總部位于美國的公司約占全球半導體收入的一半,但面臨外國補貼支持的激烈競爭。有報告指出,美國制造半導體的成本可能比世界其它地區高出 30-45%,并呼吁對美國國內制造建設提供長期支持。
商務部補充說,美國應該制定計劃于 2027 年結束的投資稅收抵免等永久性規定,以激勵半導體制造設施的穩定建設和現代化。
美國半導體補貼規則加強對成熟制程限制
今年 9 月,美國商務部公布了補貼半導體制造廠商的最終規則,限制獲得補貼的廠商在中國大陸、俄羅斯及其它令美國產生國安疑慮的國家擴張半導體產能,并規定這些廠商不得與這類國家的機構進行共同研究或科技授權,為拜登政府依據「芯片與科學法」提供 390 億美元補貼前清除最后一道障礙。 接受補貼的廠商若違反規則,商務部可收回補貼。
美國商務部最新規則規定,接受補貼的廠商在 10 年之內,禁止在這類國家大幅擴張尖端及先進半導體制造產能,先進芯片產能不得擴充逾 5%,28nm 以上成熟制程芯片不得擴產 10%。
獲得補貼的廠商,不能新增無塵室或其它實體空間產能。美國商務部原先只限制生產能力,但廠商表示每月產能變化甚大,因此限制無塵室及其它設施的規模是比較適當的衡量標準。
最終規則也擴大了管制領域,明訂晶圓與基板(substrate)生產,皆屬于半導體制造范圍。
此外,廠商與上述那類國家的機構從事共同研究及科技授權也受限制,但容許國際標準、專利授權,以及利用晶圓廠及封裝服務等合作。
雖然原本規定允許企業在有限情況下,在這類國家擴產成熟制程芯片,但發布的最終規則將一系列半導體都劃分為關乎國安,因而受到更嚴格管制,例如在輻射密集環境下用于量子運算的當前一代和成熟制程芯片,以及其它專業軍用芯片,都納入更嚴格管制。
美國商務部也將原計劃中一些更嚴格管制措施刪除,例如,之前芯片計劃處打算對廠商在中國大陸投資先進產能的上限訂在 10 萬美元,進而使廠商完全無法在當地擴張比 28nm 更先進的芯片產能,先前會如此規定,現在把 10 萬美元納入「大幅」的定義。
中國公司正在加快對成熟制程的投資
隨著美國及其盟國加強對尖端技術的出口管制,中國芯片制造商正在加快對成熟半導體設備的投資。
東京電子首席執行官河合俊樹 (Toshiki Kawai) 表示,亞洲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在中國看到了「極其強勁的投資」,并正在那里贏得新客戶。「這不僅僅是今年的一種趨勢,」他說。「我們預計這種需求將持續下去。」
該公司表示,這種激增有助于彌補高端邏輯芯片制造商和代工廠的投資延遲。中國市場占該公司第二季度收入的 39%。
東京電子財務部門主管 Hiroshi Kawamoto 表示:「我們的中國客戶非常清楚這些限制,并重新制定了策略。」他表示,日本生效的芯片制造設備發貨新限制并未對公司的運營或銷售產生影響。
成熟制程品種眾多、無壟斷企業、市場不斷擴大,同時與應用強相關。從這樣幾點看,中國發展成熟制程產品有著很好的機遇。
近幾年,國內建了一大批產線,大部分都是成熟制程產品生產線。大家都認識到成熟制程是非常賺錢的一個產業。從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可以看出,成熟制程產品是我國國內唯一占比超過 10% 的領域。2018 年前全球十大功率半導體沒有一家中國企業。全球功率半導體前 20 企業中已經有 6 個中國企業,前 10 家里也有了 2 家,且排名上升非常快。窺一斑而知全豹,從中可以看出國內成熟制程產品這幾年得到快速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