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印度半導體的崛起之路

        印度半導體的崛起之路

        作者: 時間:2019-07-11 來源:OFweek 收藏

        在亞洲,日本是曾經輝煌的老牌強國,中國是正在崛起的芯片新貴,則是渴望在領域有一席之地,為了崛起而默不作聲奮斗的金磚國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7/402596.htm

        市場正在成長

        據全球經濟數據消息顯示,2009年,在全球軟件外包市場中的份額為51%,2012年進一步提高到58%。作為一個擁有十幾億民眾的國度,其電子市場需求量可想而知。伴隨著印度電子市場的需求,也勢必會帶動半導體產品的發展。

        根據印度電子與半導體協會(IESA)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印度半導體元件市場的價值預計將達到323.5億美元,在2018年至2025年間以10.1%的綜合年增長率增長。

        其實,自2005年以來,印度就已經開始意識到了半導體在未來的發展機會,并決定發展芯片制造業。但是,由于2008年全球經融危機,使得這個設想以及相關政策均被擱淺。直至2012年,印度才重啟了對半導體的重視。

        印度的電子政策(M-SIPS)于2012年公布。該政策涵蓋各類電子產業部門,包含電子零組件及半導體、國防電子、車用電子、產業電子、戰略電子等,規劃設立的200個電子制造業聚落(EMC)。

        其目標是到2025年,國內制造業將實現4000億美元的營業額,為整個價值鏈建立集群,直接或以其他方式雇用超過1億盧比的人口,實現32%的增長率。

        在2017-18聯盟預算中,印度政府將改良特別獎勵計劃(M-SIPS)和電子發展基金(EDF)等獎勵計劃的撥款增加至745千萬盧比(1.11億美元),用于提供推動半導體以及電子制造業的發展。

        印度半導體的崛起之路

        政策先行提前部署

        幾年來,雖然初期存在諸多問題,但印度一直在悄悄嘗試向本土芯片設計邁進,因為印度將本土芯片開發視為一種戰略需要。

        就印度而言,該國正尋求創建一個本土的無晶圓廠半導體設計生態系統,并利用當地人才,幫助培養學術機構和創業公司。

        印度的想法是,從僅僅依賴英特爾、AMD和ARM等全球科技公司的微處理器,以及高通、三星和聯發科的手機芯片,轉向一條平行的道路。

        過去20年,ARM、高通、英特爾、Cadence和德州儀器等許多全球半導體公司都在這里建立了設計和軟件開發基礎設施,幫助培養了一批了解芯片開發的關鍵人才。

        政府希望利用這些人才幫助企業家開展芯片設計和無晶圓廠半導體生態系統方面的工作。

        利用這一優勢,幾家本地公司和學術界—產業界孵化器在全國各地迅速發展起來,設計和測試芯片組、微處理器,以及可用于商業用途的相關技術。

        在政府資助的學術機構和本土科技企業家的推動下,這項研究和開發工作的重點是促進國內制造業。

        支持的形式還包括今年2月公布的一項新政策,該政策旨在使該國成為電子制造中心,并為出口和包括半導體設施在內的高科技項目提供特殊激勵。

        簡而言之,該政策的主旨是無晶圓廠芯片設計和戰略電子研發能力,包括醫藥、汽車和電力領域。

        印度半導體的崛起之路

        印度的芯片制造悄然開啟

        正當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逐步升級時,印度政府正悄悄地開始了大國崛起戰略的芯片戰略。他們計劃在每個邦都建立以個特大經濟區,主要服務于印度的電子制造業,也就是芯片制造業。

        最值得注意的是,該計劃希望印度能在2020年實現芯片完全國產化,獲得技術自主,這表明了印度已經意識到了芯片自主化對于印度崛起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這個需求甚至超越了我們。

        印度不缺好的芯片設計人員。大型的國際計算機、互聯網,甚至芯片公司在印度外包基礎的設計工作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甚至連高通都把一些偏門的研究業務交給了印度公司。

        印度芯片制造的另一個利好消息是其正在不斷崛起的國內數碼產品市場。在印度,電子產品市場才剛剛進入軌道。即使在數量上已經全面開花,在質量上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間,芯片行業能夠看到明確的市場空間。當然印度的消費升級是不是真的能起來,還是一個有待觀察的問題。

        據說印度政府曾打算在印度半島建造兩座晶圓廠。根據印度當地媒體報導,JP的晶圓廠預計耗資約40億美元,將擁有以先進CMOS制造300mm晶圓以及每月4萬片初制晶圓的能力。該計劃原本打算由Tower負責晶圓廠整體營運,IBM提供CMOS工藝技術。

        該晶圓廠將先從90、65與45nm CMOS節點開始,再逐步進展至28nm CMOS與22nm節點,盡管仍落后于當今最先進的芯片制造技術,但可提供作為物聯網(IoT)應用。

        印度半導體的崛起之路

        人才培養與外資共同助力

        印度半導體產業還處于落后階段,但其背后的龐大的人才力量,卻不可小覷。被稱為是印度“科學皇冠上的瑰寶”的印度理工學院,為全球科技行業輸送了不少人才。就半導體行業中的VLSI和芯片設計的研發能力而言,班加羅爾和印度理工學院,孟買的納米電子學卓越中心就很突出。

        印度的電子產業主要分布于北方的新德里和位于南部的班加羅爾,班加羅爾向來有“印度硅谷”之稱,國際大廠如Intel、IBM、Microsoft、Google等,皆于班加羅爾設立研發據點。

        除此之外,這兩地也吸引了很多半導體廠商前來投資。這其中,就包括英飛凌和曾經的飛思卡爾。近期,Google正為其印度的芯片部門大舉招聘,他們將致力于在終端設備的機器學習等領域研發芯片組。

        印度電子和半導體協會希望在國內為能源計量表、LED照明、智能卡、農村寬帶、物聯網解決方案等產品設計芯片。據悉,印度電子和半導體協會加速器計劃在未來三年加速20家創業公司,在未來五年一共加速50家左右公司。卡納塔克邦政府已經給這個加速器投資2.15億盧比,五年內一共將投資5.6億盧比。

        印度半導體的崛起之路

        結尾:

        未來幾年,印度恐怕也會成強勁對手。盡管產業鏈不完整,尤其制造規模遠遜中國,但印度半導體設計業強勁,尤其是在設計服務與嵌入式市場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在承接全球半導體業轉移過程中,印度有望成為中國最大的對手。




        關鍵詞: 印度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山特区| 普格县| 瓦房店市| 德惠市| 云龙县| 全州县| 新丰县| 当涂县| 青川县| 翼城县| 汝州市| 丹棱县| 卢龙县| 塘沽区| 宁河县| 平顺县| 苏尼特左旗| 苗栗市| 正安县| 兰州市| 平利县| 塔城市| 南丹县| 梁山县| 河北省| 贵州省| 阿克| 开封县| 恭城| 清丰县| 玛纳斯县| 普兰县| 邻水| 旅游| 潜山县| 惠来县| 喀喇沁旗| 萍乡市| 遂川县| 三门峡市| 水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