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國產3nm半導體來了?只是學術進展

        國產3nm半導體來了?只是學術進展

        作者: 時間:2019-05-29 來源: 收藏

        今天,國內科研人員實現晶體管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南華早報在文章中也提到了該技術的意義——過去我們只能看著別人競賽,現在可以參與這場競賽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5/401058.htm

        不過這個技術具體如何呢?找了下,南華早報的新聞源是中科院微電子所的通告,官方介紹的內容如下:

        現有硅基晶體管受玻爾茲曼熱力學限制,室溫下亞閾值擺幅SS≥60mV/dec,阻礙了工作電壓的繼續降低。當集成電路技術進入5納米及以下節點,隨著集成度的持續增加,在維持器件性能的同時面臨功耗急劇增加的嚴重挑戰。

        先導中心殷華湘研究員的團隊在主流后HKMG FinFET集成工藝的基礎上,通過材料工藝優化和多柵器件電容匹配設計,結合高質量低界面態的3納米鉿鋯金屬氧化物薄膜,研制成功性能優異的NC-FinFET器件,實現了SS和閾值電壓回滯分別為34.5mV/dec和9mV的500納米柵長NC-FinFET器件,以及SS和閾值電壓回滯分別為53mV/dec和40mV的20納米柵長NC-FinFET器件。

        其中,500納米柵長NC-FinFET器件的驅動電流比常規HfO2基FinFET器件(非NC-FinFET)提升了260%且電流開關比(Ion/Ioff)大于1x106,標志著微電子所在新型NC-FinFET器件的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上述最新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微電子器件領域的頂級期刊《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上(DOI: 10.1109/LED.2019.2891364),并迅速受到國際多家研發機構的高度關注。

        該項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的創新研究得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圖1 (a)負電容FinFET基本結構;(b-c)三維器件溝道結構與鐵電HZO膜層結構;

        (d-e)器件I-V與SS特性;(f)最新器件性能國際綜合對比(SS與回滯電壓越小越好)

        官方通報里用詞要嚴謹的多,提到的實際上說的是氧化物薄膜的厚度,沒有確定說是3nm工藝,不過這個技術也確實是用于5nm節點之后的工藝中。

        不過這個所謂的負電容技術還是學術研究,南華報道中提到了殷華湘表示該技術具備應用實力,但是殷華湘也提到了這個技術距離商業化應用還有數年時間,團隊還在致力于解決材料及質量控制等問題。

        簡單來說,這次的國產突破3nm工藝報道依然是一項重要的學術進展,但在工藝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除非能很快量產并且具備更好的性能或者更低的成本,否則這些工藝很難取代現在的技術。




        關鍵詞: 3nm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城市| 大城县| 碌曲县| 太原市| 钦州市| 金门县| 葫芦岛市| 澄迈县| 玛曲县| 桃园县| 普洱| 大丰市| 宁国市| 闻喜县| 勃利县| 榆社县| 南投市| 措美县| 秭归县| 郓城县| 德州市| 长海县| 区。| 安溪县| 横峰县| 昭苏县| 樟树市| 通辽市| 海南省| 张北县| 水城县| 吉木萨尔县| 理塘县| 肃南| 敖汉旗| 北票市| 高平市| 沈阳市| 女性| 页游| 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