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格芯成都廠停擺,全球晶圓代工業版圖或生變動

        格芯成都廠停擺,全球晶圓代工業版圖或生變動

        作者: 時間:2019-03-07 來源:網絡 收藏

          全球第二大代工廠—近來營運頻傳利空消息,除2018年下半年宣布不再追求7奈米先進制程的開發,且2019年1月底將位于新加坡Tampines的Fab 3E 8吋廠售予世界先進,2月中旬又傳出與成都市政府在高新區的12吋廠投資計劃停擺,此已是先前投資重慶喊卡后,投資大陸再次失利的狀況,除反映近期代工景氣情勢反轉向下,影響投資計劃,且面臨大陸企業逐步崛起的競爭之外,更加凸顯格芯本身營運遭遇困境,特別是阿布達比資金的抽離、大客戶AMD轉而投向臺積電7奈米制程、格芯跳躍式的制程研發面臨瓶頸等,均使得格芯的晶圓代工制程結構轉型困難重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3/398290.htm

          整體來說,全球晶圓代工業版圖的分配上,未來依舊以臺積電為首,且2019年市占率將有機會持續提高至58%左右,主要是支援EUV的7奈米強化版制程將于2019年第二季進入量產,且有更多智慧型手機、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晶片會導入7奈米,而臺積電5奈米制程則于2019年上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意謂即便當前面臨半導體業景氣出現明顯趨緩態勢,但2019年臺積電先進制程的推進仍如期進行。

          反觀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介于5至10%的第二至五大廠商,2019年版圖將互有消長,其中格芯市占率恐由2018年的9%向下滑落,聯電市占率則須視Micron控告公司與福建晉華案的訴訟變化,以及公司執行追求報酬為導向的投資策略、專注于在成熟特殊制程的技術優勢成效而定,而Samsung、中芯國際則有反攻向上的機會,其中大陸第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在成熟制程上多元戰略發展,已有效的減少大幅投入先進生產線而產生的財務折舊壓力,況且在14奈米FinFET技術開發出現進展,第一代FinFET技術研發已進入客戶導入階段,同時28奈米HKC+技術順利開發完成,意謂在國家政策和集成電路大基金的支持之下,中芯國際將持續背負推進對岸先進晶圓制程的任務。至于包括Tower Jazz、力晶、世界先進等,2019年其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占有率均分別不超過3%。



        關鍵詞: 格芯 晶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武冈市| 屯门区| 永德县| 松滋市| 长治县| 枝江市| 黄冈市| 武定县| 宝清县| 建湖县| 垦利县| 华蓥市| 芦山县| 鹿邑县| 绩溪县| 普宁市| 潍坊市| 阿荣旗| 阜新| 罗平县| 微山县| 明光市| 彰化市| 崇阳县| 新干县| 金秀| 山东省| 台东市| 津市市| 哈密市| 杨浦区| 南木林县| 鹿邑县| 弥勒县| 肃北| 宁城县| 湖州市| 乐清市| 凤阳县|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