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ISSCC 2019論文之引人矚目的高速接口

        ISSCC 2019論文之引人矚目的高速接口

        作者: 時間:2019-02-26 來源:網絡 收藏
        編者按:ISSCC會議在集成電路設計的地位無容置疑。ISSCC2019剛剛結束,接下來我將在公眾號開啟一個新的系列,跟大家一起來讀今年的ISSCC論文。今天先來看看第6個session Ultra-High-Speed Wireline都講了些什么。

          2)60Gb/s DSP Based TRX from Huawei Canada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2/397947.htm

          這是一篇來自華為加拿大研究所的文章。

          整體采用了較為通用的結構,接收端CTLE接4-路Time Interleaved的ADC,每路Track Hold驅動8個SAR ADC(2-7b可調),這差不多是基于DSP的56Gb/s RX的標準做法了。發射端采用Half Rate,帶Phase Interpolator,3個Tap的FFE,這些都是業界常用。

          這篇文章的亮點在于上集成了巨多的傳感器(溫度、工藝、閾值電壓等等)、可調電路,理論上可以針對不同的channel、環境和BER要求去優化功耗。去年的也有一篇類似的思路,通過改變Flash ADC的位數來調整Power/BER trade-off,感興趣可以去看看。華為的這篇可調的位置更多,完成度也更高,最后給的測試結果表明通過Adaptive大約可以降低30%的功耗。

          但我有兩點疑問。一是成本問題。在模擬電路里,尤其是高速電路,每一個可調都是有成本的,晶體管開關總會引入額外的寄生電容寄生電阻,在這顆里這個成本有多大?相比帶來的好處值不值?論文里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值,因此光看論文很難得出結論。二是Adaptive算法問題。這里面的調節點位實在太多了,而且很多是不相關的,需要處理工藝、溫度、channel損耗、BER等等,怎么做Adaptive?這么大的掃描空間,如果暴力掃描,那握手時間太長了,肯定沒法用。如果用一些策略,那會不會困在某個局部壞點出不來?如果不能很魯棒的Adaptive,那實用價值就少了很多。可惜這些數據同樣不可能從論文中看到.

          還有一點,這篇的全局時鐘采用單端反相器來傳,應該可以省一些功耗。但似乎這樣用的很少,一般都是兩根線傳差分時鐘,理論上對電源地噪聲較好,而且對Return Path要求也較低。



        關鍵詞: ISSCC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大渡口区| 如皋市| 连城县| 开鲁县| 德化县| 长沙县| 济宁市| 孝昌县| 海伦市| 集贤县| 巨鹿县| 黄龙县| 长沙市| 辽宁省| 抚远县| 镇康县| 新蔡县| 芜湖县| 合水县| 崇明县| 蒲城县| 柳林县| 广德县| 米林县| 广平县| 佳木斯市| 鲁山县| 丹江口市| 东乡族自治县| 大新县| 桂林市| 潢川县| 揭西县| 阿坝县| 方城县| 沭阳县| 哈尔滨市| 乌审旗| 两当县|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