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產能成為半導體業者最頭疼的問題
半導體產能過剩已成為行業從業者的心頭病,市場情形似乎不是預測的那樣沉穩著陸,究竟何時能恢復往日輝煌的樣子,是從業者的期盼也是糾結,在沒有實現產能目標的日子里,半導體的發展在2019年將走向何處,是每個切身利益者都要去思考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1/396923.htm1.面對產能過剩的焦慮
中美貿易戰影響了半導體產業需求不振,目前持續消化庫存階段,臺積電等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下滑,后段封測業稼動率也松動,業界預估大多數廠商第1季營收恐將季減10%到15%,景氣比預期平淡。
隨著智能手機需求疲軟,汽車與工業的應用需求也減少,比特幣價格大跌,去年11、12月以來,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下滑,以晶圓2個月生產周期計,近期后段封測稼動率也跟著出現顯著松動的效應。
對于今年半導體景氣走勢,大部分研調機構認為,全球半導體景氣將走向低成長,也有預估將走向負成長,例如外資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半導體產業去年實際生產增加22%,但市場僅消化15%的增加量,目前還有7%過剩產能待消化,供過于求將是今年很大的挑戰,全球半導體產業周期性低潮還未見底,對產業產值成長從負成長1%下修到負成長5%。

2.產能過剩何以至此
存儲器價格下滑也是影響去年半導體景氣不佳的關鍵之一。PC、伺服器與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需求疲軟,去年DRAM主要供應商紛放緩新增產能的腳步,以減緩價格跌勢。
2019年的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額,將出現4年來首度下降,原因包括中國和南韓制造商減少投資,以及美中貿易戰擴及資安安領域,使各國開使抵制華為設備。
盡管2018年的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將創歷史新高,達621億美元,比2017年增加9.7%,但2019年將出現4年來首度下降,至596億美元,約減少4%。
雖然預計2020年半導體全球銷售額將出現反彈,至719億美元,但行業前景尚不明朗。前景因美中貿易戰而難以預測,日本半導體設備廠商,因主要出口對像為美國、中國,也受到波及。
基于美中貿易戰近日擴及至資安領域,使中國華為設備受美國、日本等國抵制,半導體儲存器制造商東芝儲存器公司透露,由于該公司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很多,若對中國智能手機的抵制擴大,將重大影響供應零組件的日本企業。
銷售額下滑的另一原因,還有智能手機及半島體儲存器需求降低,使中國、南韓制造商減少投資。2009—2018的半導體景氣周期主要驅動力是技術進步導致的智能手機普及,智能手機普及帶來了手機處理器、存儲、攝像頭傳感器等行業的繁榮。然而智能手機滲透飽和,銷量出現瓶頸,半導體行業主要需求驅動可能出現萎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