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半導體并購狂潮是否會再起波瀾
據美國美林銀行的調查顯示,42%的企業計劃將回流現金用于收并購;美聯儲數據也支持了這一點,非金融企業的資本支出在2018年一季度增長了140億美元(環比增幅3%)。美國企業在海外的現金分布集中于龍頭科技股公司手中,其中尤以電子信息半導體企業為主,如蘋果、微軟、高通、英特爾等等。半導體產業已然高度集中,巨頭多已完成對自身意義重大的收并購,并購標的所剩無幾,更進一步的強強整合將極度考驗收購方的現金狀況。半導體企業手握現金的大量增加,無疑對于未來收并購的開展是一大利好因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1/396832.htm
Figure 5 標普500中擁有海外現金最多的企業
二、 經濟因素(經濟增長、利率、匯率)
從整體的發展趨勢來看,收并購案的數目與金額變化,與宏觀經濟年景是高度正相關的;同時,因為協議至交易最終完成存在時間差,收并購的頹勢要較經濟下行晚一些呈現。2018年,從美股三大指數到MSCI新興市場指數,從各國債券到原油Bitcoin,都價值損失驚人;如果只看市場表現,全球經濟正在邁向一場衰退。貿易摩擦風險加劇,美元持續強勢,新興市場貨幣大幅貶值、不少國家已出現嚴重金融危機,2019年全球經濟放緩基本為定局,各行業要進行大手筆的資本運作,自然會更為審慎。

Figure 6 美國收并購案數目與金額變化曲線(單位:十億美元,1985-2017Apr)
美元已再次進入加息周期,迫于資本外流的壓力,各國央行也可能收緊之前的貨幣寬松政策。半導體是資本高度密集型的產業,業績不景氣的企業對資本、尤其是現金的需求會更勝從前,就將促生收并購的契機。以2018年Microchip收購Microsemi一案為例,合并后,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現金依靠新信貸額度與擔保債券得到巨大改善,Microsemi先前未償還的債務也于交易完成時一并結清。未來幾年,美國公司債的到期量逐漸攀升,若半導體傳統企業不能及時開拓新增長業務,而受困于宏觀經濟形勢,則很可能成為收購待沽標的,喜憂難測。(大膽設想一下,效仿韓國半導體逆周期投資的操作,趁經濟低潮期企業估值偏低、銀行信貸利率尚低,正是可以大舉收購關鍵企業之際,近日宣布破產的Mapper或是不錯的標的)

Figure 7 2018-2028年美國債到期量(十億美元,評級C~BBB+)
美元走強從另一方面也將推動半導體收并購:美元對歐元等其它貨幣的匯率一再上升,無形中令美國半導體企業跨境收購的資本實力增強。與之類似,日元作為避險貨幣,在經濟不確定期會兌美元升值,這一態勢在2018年日本半導體企業頻頻海外收購以復興本土電子產業的計劃中,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當然,如果預期本國貨幣會持續走跌,盡早采取海外投資的方式增值,對于提振產業收購也不失為無心插柳之舉。

Figure 8 2018年日本海外收購高達1404億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