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火拼三星,爭搶7納米高地
芯片大戰異常火熱!隨著目前7nm工藝技術的成熟,芯片企業開始陸續推出各自的高端芯片產品,比如華為的麒麟980,高通驍龍855、蘋果A12芯片都將采用最新的7nm工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0/393501.htm
在今年臺積電召開季度分析師會議上,7 納米技術無疑是最大亮點,而就在同一天,臺積電勁敵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宣布使用極紫外光刻技術(EUV)的 7 納米 LPP 工藝開始生產,踢館較勁的意味十足。
對于三星的動作,臺積電高調反擊表示,手上已有 100 個 7 納米的流片(tape-out)客戶,應用在 AI 領域的高速運算芯片占多數,更重要的是,2019 年第二代采用 EUV 技術的 7 納米將貢獻 10 億美元營收,完美地用客戶數量、營收數字反擊三星的挑釁!
在過去,三星是蘋果A系列處理器的代工方,但隨著臺積電的入局,蘋果的A11、A12應用處理器都被后者“獨吞”。不僅如此,英偉達(NVIDIA)新一代GPU芯片、賽靈思(Xilinx)可程序邏輯閘陣列(FPGA)芯片的訂單也被臺積電收入囊中。
但是,去年年底,有報道稱因三星7納米無法趕在2018年年底前量產,高通的一款數據機芯片和驍龍855處理器將由臺積電接手。
從理論上來說臺積電的技術是要比三星的更加成熟,目前臺積電使用的7nm工藝工藝相對比較穩定,而三星由于之前加入EUV技術研發,要在明年保證良品率量產難度比較大。
從三星和臺積電公布的7納米芯片制造技術投產和量產的時間來看,兩位競爭對手在工藝和開發速度方面基本保持一致。但三星一直認為其在7納米技術方面處于更領先的位置。
根據三星公布的 7 納米 LPP 工藝,是使用光刻機大廠 ASML 的 EUV 機臺技術,優點是提升芯片內的電晶體密度且降低功耗。再者,因為采用 EUV 技術,光掩膜的層數減少,因此可縮短生產的時程,達到經濟規模后,更可降低生產成本。
針對此點,臺積電也指出,第二代 7 納米導入 EUV 技術后,在部分的關鍵制程上原本需要曝光 4 次,用 EUV 技術后只要曝光 1 次,因此可縮短生產時間,且讓關鍵層數的技術掌握度大幅提高。
三星也進一步表示,7 納米 LPP (Low Power Plus) 工藝相較前一代 10 納米工藝減少 40% 芯片面積,降低 50% 功耗,效能則是提高 20%。在生產成本方面,因為導入 EUV 技術是采用 13.5nm 波長來曝光硅晶片,相較過去采用 193nm 波長來進行曝光的傳統 ArF 浸潤式技術需要 4 層光掩膜處理,EUV 技術只需要單層光掩膜就能完成單層硅晶片的曝光,因此縮短生產時程。
光刻機大廠 ASML 則指出,第三季已經完成 5 臺 EUV 光刻機的出貨,更再獲得 5 臺 EUV 光刻機的新訂單,到 2018 年底可完成 18 臺 EUV 光刻機出貨,預估 2019 年則會出貨 30 臺。根據其技術藍圖,下一代機型 NXE : 3400C 預計于 2019 年下半年開始出貨,達到每小時 155 片芯片的吞吐量。
可預見地,2019 年 的臺積電將由 7 納米挑大梁演出,而三星的底牌都透明化地掀出來了,那么未來的芯片市場將有如何的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