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戴輝:從二戰美女聊起,聽蘋果、高通和英特爾之間的那些八卦!!
最近,蘋果和高通之間的口水戰打的火熱,英特爾也被卷了進來。蘋果新發布的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毅然棄用了高通的基帶芯片,轉而全部采用英特爾的基帶芯片。高通很不爽,指責蘋果竊取其技術機密,用來幫助英特爾提高芯片性能。蘋果和英特爾則矢口否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0/393352.htm一時間,芯片圈也好,手機圈也好,這都成了最為火爆的新聞。不怕事大的我們,都搬著小板凳排排坐,看戲!
這是“老兵戴輝”過去二十多年從事的專業,借此機會為大家講講這里面的八卦。“戴說”開播!
一、無線女皇和高通的誕生
故事要從二戰期間一位美麗的女子說起,她叫海蒂·拉瑪(Hedy Lamarr,1914年11月9日-2000年1月19日),出生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她是個猶太人。五歲的時候,她就拆了音樂盒并重新裝了起來。 天才都是這樣。 其實我也拆了家里鬧鐘,不過被胖揍了一頓,就沒有興趣去裝了,天才從此被扼殺。

Wireless Goddess 無線女皇海蒂·拉瑪
她16歲的時候在大學里學通信工程。不過因為實在太漂亮太豪放太叛逆,她很快進入了演藝圈,18歲時候,拍出了有史以來第一部女性全裸的電影《神魂顛倒Ecstasy》,開啟了三級片風氣之先。那畫面以今天的標準看也相當辣眼睛,大家可以自行獵奇。
爆紅之后,她嫁入了豪門。第一任丈夫曼德爾是奧地利軍用設備制造商,客戶正是二戰時期的軸心國。故事的開頭正如我們熱愛的三級艷星葉玉卿一樣,但越往后越出人意料。
所有人都當她是花瓶,毫無遮擋地討論各種技術秘密。就這樣,通信專業出身的她,在淺顰低笑中,默默地了解了納粹使用的通信技術。傳統的無線電,始終使用同一個頻率,容易被干擾。海蒂富有遠見地認識到,不斷隨意地改變無線電波頻率,可以防止信號阻塞的發生,從而有效的防止敵方干擾和追蹤。
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日益泛濫,海蒂決定逃離。1937年的一天,海蒂在晚宴中途以身體不適為由退席。她用迷藥迷昏侍女,跳出窗戶,乘當天的火車連夜逃到了巴黎,又輾轉來到倫敦。
在這里,她遇到了米高梅電影公司的老板,簽訂了低價片約,來到了正在崛起的好萊塢,繼續自己的演藝生涯。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甚至連《飄》中飾演斯嘉麗的費雯麗都以長相酷似她而為榮。這就是很多人包括我看到海蒂拉姆的照片,總覺得似曾相識的原因。
盡管是名噪一時的“艷星”,海蒂始終還熱愛著科技,“不改初心”!她發明了“可樂泡騰片”,可以讓二戰中的戰士們更容易喝到可樂。
她結識了音樂家喬治·安塞爾。最初,他們之間的談話是關于“豐胸”,然后不知怎么的竟然又繞進了無線電通信領域。
海蒂和安塞爾借鑒同步演奏鋼琴的原理實現了“跳頻技術”,通過頻率跳變來擴大通訊容量并對信息進行加密。1942年,海蒂和安塞爾拿到了美國專利局頒發的秘密通信系統的專利,編號為2,292,387。他們將這一專利贈送給了美國政府,希望能用于二戰戰場來阻擊納粹。

圖注:海蒂和安塞爾的專利申請圖紙
然而,該技術在二戰之后的冷戰時期才獲得了應用(由霍夫曼公司商用)。
冷戰后期,美軍對外公開了很多軍用技術,實現軍民兩用。晶體管的發展使得“跳頻”技術的實現越發簡單,頻率同步方法也實現了從機械到電子的轉化。”軍轉民“催生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很多在西海岸。
1985年,在圣地亞哥,成立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高通公司(Qualcomm),名字是Quality Communication的縮寫,最初整個公司只是一家比薩餅店樓上的一間辦公室,據說附近還有個墳場。
前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艾文·雅各布(Irwin Mark Jacobs)等七個創始合伙人將在“擴頻技術”上發展出的CDMA(碼分多址)技術成功用于商用蜂窩通信網絡,并擁有主要的專利。后來號稱有1400項相關專利。

Franklin Antonio、Adelia Coffman、Andrew Cohen、Klein Gilhousen、Irwin Jacbos、Andrew Viterbi和Harvey White
右二維特比Andrew Viterbi被譽為”CDMA之父”,我們在GSM中也用到一種叫維特比譯碼的算法,據說與他也有關。
1994年,全球第一個CDMA商用移動通信網絡在中國香港和記電信運行,但效果不好,第一個通常都是小白鼠。 但CDMA從此發展起來,在韓國終于成功商用,1996年達到了100萬用戶。三星從此起步,進入了移動通信領域。有個說法是:高通發明了CDMA,卻是韓國救了CDMA一命。CDMA進入移動通信領域并率先在亞洲商用,美籍華人李建業博士在這個過程之中功不可沒。
初出茅廬的余承東在華為第一個注意到了這個技術。某日,他用別人的電話打給任正非,興沖沖地說:老板啊老板,我發現了一個新技術,叫CDMA! 第二天,總裁辦將電話打了回來:昨天那個愣頭青,到底是誰?
在高通1987年第一個20萬美元合同中提供了有效幫助的雷鳴(時任勞拉公司技術總監),后來他擔任了高通大中華區總裁,并終于將CDMA帶入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雷鳴在IT時代周刊寫過一篇文章《高通CDMA進入中國內幕》,講述了CDMA入華的曲折,以及老雅各布的強硬。
雷鳴深知,CDMA要進中國,就得配合中美關系及當時的中國入世(WTO)的談判。如果不能利用這一機會,再好的CDMA技術也沒用。因此便制訂出“IS-95 Now”的戰略推成熟且便宜的IS-95技術,而不是推技術尚未成熟盡管利潤會更高的1x技術。為了這個統一戰略,高通總部召開了一個CDMA在中國的“誓師大會”,大會口號就是“IS-95 Now”。
所以,華為賭1x技術而全盤皆輸,中興的IS-95則賺得盆滿缽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