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誘惑以及逐漸消失的邊界
隨著小米集團在港股市場的首發上市,這家年齡只有8歲的企業一度成為國內最受熱捧的獨角獸概念,抬轎子者有之,非議者有之,即經歷了各種追捧,也遭遇了許多不理解。從手機起家,到如今控制290余家生態鏈企業,小米的觸角伸向了互聯網、家電、智能硬件、生態社區、新零售等多元領域,小米將自己演繹成為一種社會現象級的代名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90272.htm不過,事實上筆者對于小米的印象,很多時候僅是“紙上談兵”的描白,直至親自來到了小米位于北京新中關購物中心的米家旗艦店,才真正體會到小米掩映在“誠心產品,厚道價格”下的奇特經營路徑。
小米,科技界“優衣庫”
走進米家旗艦店,筆者的第一印象是“人氣旺”。雖然是中午時間,但百余平的店面中人流接踵摩肩,既有排隊等待交款的消費者,也有懷著好奇心走進來的參觀者,還有“借光”玩游戲的“搭便車”者。比起商場中“門前冷落鞍馬稀”的服裝店鋪以及不遠處冷冷清清的蘋果柜臺,小米的人氣令人眼紅。
在米家旗艦店的近門位置,陳列著小米最新發布的米8系列新品以及其他經典款手機。三星AMOLED屏幕,康寧玻璃外殼,加上驍龍845處理器,全球首款雙屏GPS,紅外人臉解鎖等配置,2699-3299的價格,引得不少消費者駐足體驗。一對來自泰國的年輕情侶向工作人員咨詢了該款系列6G+128G產品配置的相關情況,但被告知產品缺貨;而米8同系列產品中,僅4G+64G藍色款手機有貨。兩位年輕人告訴中國家電網,他們目前在中國留學,此次既打算購買小米8產品自用,同時也受朋友之托進行代購。據悉,小米產品在泰國消費者中有很高認知度,廣受歡迎,但是產品型號沒有國內齊全,購買途徑較少。

從外表而言,拋卻大同小異的“齊劉?!?,小米8系列產品在工藝造型上與蘋果X系列產品不相上下,僅就顏值控來講,二者已經難分伯仲。而就流暢度而言,一位學生外貌的消費者評價說,“系統反應迅速,長時間游戲無凝滯?!睆墓P者走入米家旗艦店到走完整個商場,該同學一直以站立之姿戰斗在“王者榮耀”的戰線上,私以為其評價較為中肯!

除手機以外,米家旗艦店還匯集有大量小米生態鏈產品,智能產品如筆記本電腦、智能手環、智能代步車、智能后視鏡、平板電腦等;家電產品如空氣凈化器、凈水機、電飯煲、直流電風扇、掃地機器人、智能電視等;此外,還有背包、兒童玩具、牙刷以及各種電腦手機配件小物。相比于同類產品,簡潔的外觀,較為可靠的質量,以及實惠的價格的確能夠勾起消費者購物的沖動。





小米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家電網,米家旗艦店為消費構建了一個接觸小米產品的平臺,很多人會在接觸到實物后“路轉粉”?!坝行┫M者在商場購物之余會順帶在小米買一些小件,如耳機、牙刷、手環等;對于一些大件產品,如電視、家電等他們也可以通過實物的考察,更加放心。我們的實體旗艦店兼顧銷售的同時也為線上帶來了引流?!?/p>
身處米家旗艦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優衣庫、無印良品等量販式旗艦店,也許這正是小米在科技、互聯網等外衣下為自己披掛的第三層馬甲——“新零售”企業。
無邊界現象
客觀而言,小米和樂視曾經是推動中國企業向互聯網思維轉型的兩條“鲇魚”,他們的不安分帶給傳統制造企業以恐慌和新活力。來自格蘭仕的王新標是小米多年來的關注者與觀察者,他表示,“小米是一家值得敬佩的企業,他們為整個市場帶來了很多顛覆性思維,同時在基礎工作方面,一步步進行地很扎實。”
“一開始,我們也看不懂小米,你很難界定它是一家互聯網企業,還是制造企業或是投資企業?,F在,我們認為,小米打破了傳統的界定邊界,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無邊界企業?!?/p>
“與制造企業相比,小米更接近亞馬遜模式。首先通過價格優勢,切入市場,培養消費者。事實上,小米有很多年輕消費者。比如,小米之家的粉絲群體內,經常在線互動的就有3000萬用戶,這些人不少是從十幾歲便開始熟悉小米,現在也就二十幾歲。我身邊便有這樣的朋友,小米推出的任何新品,他們都會嘗試,手機、手環、路由器甚至電視、空氣凈化器都用小米,這種純粹的‘米粉’是蘋果、華為等無法比擬的。蘋果、華為等先用價格隔離了一部分人,同時他們的配套產品普及率不高,這就是小米的生存空間。它同傳統科技企業有類似的地方,但也有自己特色的地方。”
王新標又提到,“現在,無論你是否歡迎它,小米已經來到家電業‘攪局’。它不是制造者,也沒有自己的工廠,但是它有自己的品牌優勢。比如,它想切入煙機,便資本控股這樣的生產企業,變成自己的工廠,研發團隊有了,生產成本也會降低。以前,大家是由內而外一點點破殼,現在小米一榔頭砸碎你的外殼,行業原來的產品功能和價格體系等壁壘被打破,逼迫其他企業投入更多精力在研發上。”

事實上,小米旗下家電品牌云米科技已經在京東、天貓等平臺開設了旗艦店,覆蓋了從白電到廚電一應俱全的品類,王新標說,“小米本身自帶流量,相比同等價位的小品牌產品,消費者更信賴小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