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或將是智能汽車發展終極階段
茫茫多的國家已經在研究無人駕駛這項技術了,相關測試品也陸續出世,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無人駕駛是智能汽車發展的終極階段,是將駕駛員抽離“人-車-路”系統模型,是對汽車工業的革命性變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86571.htm實際上,無人駕駛這一話題是全球性的。綜合BBC等多家媒體信息,美國當地時間1月14日,美國運輸部(DOT)部長安東尼·福克斯代表美國政府宣布在未來十年在無人駕駛領域投資40億美元的扶持政策。同時,美國交通部轄下的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在兩年內豁免整個行業2500輛汽車遵循現行相關交通安全規定,也就是允許這部分車輛在沒有配備司機的情況下上路測試。美國運輸部長安東尼·福克斯表示,“該計劃旨在幫助制造商、科技公司在未來十年中開發出更加安全、智能化的車輛。這也是現任總統奧巴馬的計劃,讓美國在未來的運輸中能夠占領先機。”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聯合國談判相關人士表示,關于全球汽車廠商推進研發的自動駕駛系統,制定汽車國際規則的聯合國機構已開始制定安全法規,預計日本和德國將提出方案,關于高速公路的行駛法規最早將在2017年3月獲得通過。成員國將遵照國際法規完善國內法。
谷歌在無人駕駛方面早有耕耘。據Wired報道,谷歌最新提供給DMV(美國機動車輛管理局)的報告顯示,2014年9月以來,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已經行駛了680萬公里,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總共“主動脫離無人駕駛狀態”272次。官方詳細數據還指出,最有可能發展成事故的13次情況中,有8次發生在 2014年,剩下5次發生在2015年。而2014年和2015年無人駕駛汽車的行駛里程分別是8.5萬公里和59.5萬公里,表現提升的服務還是相當大的。谷歌提出,無人駕駛汽車的自動駕駛時間百分比一直在穩定增加。
在2016 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無人駕駛同樣受到空前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多達13家車企參展,包括奧迪、寶馬等制造商。另外,百度的無人駕駛車也已在國內首次實現在城市、環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況下的全自動駕駛,就在去年12月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百度無人車高調亮相,公司CEO李彥宏介紹了百度無人車的進展情況,包括其自主研發程度、最高時速、成本、量產計劃等問題,這無疑推進了我國無人駕駛商業化的進程。
產業機會2016 年是無人駕駛投資元年,預計到2020年無人駕駛初步實現商業化,并于2025年實現量產,行業將迎來5~10年的中長期投資機會。現階段,行業仍處于技術積累與產品革新階段,當前時期成熟技術的產品商業化與關鍵技術的進口替代是值得布局的兩條投資主線,ADAS、傳感器與地圖導航市場有望最先受益于無人駕駛技術的逐步成熟。
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是通過信息采集與處理,從而輔助駕駛者察覺可能發生的危險,甚至進行主動式干預的主動安全技術。從技術角度看,ADAS 構建起了無人駕駛技術積累的橋梁,是車企切入無人駕駛的漸進式道路。從商業化角度看,ADAS是現階段無人駕駛成果的商業化成品,互聯網巨頭有望通過與車企、零部件廠商合作進行研發。
毫無疑問,無人駕駛會助推汽車傳感器發展,行業未來市場規模巨大。近年來,受益于“物聯網”的發展,我國傳感器市場保持持續增長態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646億元,其中,車載傳感器市場份額約占25%。近年來受益于汽車行業智能化趨勢與高級輔助駕駛系統的發展,車載傳感器需求旺盛,市場持續保持6%的增速。未來無人駕駛將成為新的需求驅動因素,傳感器市場增速將進一步放大。有券商預測,未來三年車載傳感器市場將保持 8%的增速,市場規模在2017年將達到161.6億元。
近年來,相關公司憑借在安防等領域紅外監控技術的儲備研發出車載紅外夜視成像技術——熱像儀打入汽車市場,為無人駕駛的未來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目前高端車型如奔馳、寶馬等已經開始配置紅外熱像儀,國內廠商,如大立科技、高德紅外一直致力于ADAS車載紅外熱像的研究,并且擁有著絕對的核心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