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印度40%市場之后,展銳如何邁向“數一數二”芯片公司?
穩步進入中高端市場,5G改變格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6/382372.htm雖然中低端市場一直是展銳的主力市場,但是在過去的一兩年里,展銳也推出了16nm工藝的SC9860、英特爾14nm工藝的SC9861G-IA等沖擊中高端市場的產品,雖然成效有限,但對于展銳來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曾學忠坦言:“我們在產品上,坦率說真正的高端還沒有,但是我們新推出的SC9863,其實你做兩千多元的產品也是沒問題的。所以我們現在夯實低端的同時,中高端的產品也是在逐步加強的。以SC9863為例,性能表現不俗,支持AI,支持多種配置,可以幫助客戶降低成本,也有更多的賣點。實際上,我們的SC9863是把很多的高端機型才有的功能帶到了中端的普及型產品中,這相當于是一種降維競爭策略。等到我們后續的更高制程工藝,更新的5G產品出來,我們的高端產品線也將進一步補足。”
在芯片制程工藝方面,據了解,明年紫光展銳主流的產品將會采用12nm工藝,后年會有7nm工藝的產品。而在芯片代工廠商的選擇上,會選擇最為主流的臺積電。
而面對5G時代的即將來臨,紫光展銳也早已做好了準備。

據介紹,在關鍵的5G技術研發上,紫光展銳目前也已處于國內領先的地位,已經率先完成了5G原型機的開發,并在中國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技術方案驗證中,于2017年10月成功完成了與華為5G原型基站的互操作對接測試(IODT),這標志著紫光展銳在加速5G標淮化及商用化進程上與國際一流水平保持同步。同時,紫光展銳已與多家設備廠商合作,積極推進第三階段技術驗證,開展基于3GPP R15規范的技術研發工作。
在日前的IMT-2020(5G)峰會上,紫光展銳首席運營官王靖明也表示,紫光展銳正緊跟5G標準,在全部打通5G互聯互通測試后,將快速開始5G芯片流片,確保支持第一波5G手機上市。
根據規劃,紫光展銳將于2018年內推出首款5G芯片,2019年下半年推出首款商用的5G手機平臺,實現與5G移動網絡的部署同步推向市場。
“ 從過去不管是2G、3G、4G,我都在不斷在縮小跟世界巨頭的差距,5G我們已經能夠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了。所有我們要豪賭5G,力爭在5G時代改變格局。”曾學忠還透露:“在5G方面,我近期見了很多國內的品牌,他們非常有興趣,我相信后續一定會有國內品牌愿意跟我們合作。”
“自主創新 國際合作”雙輪驅動
要想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芯片設計企業,自主創新無疑是核心驅動力。而自主研發也一直是紫光展銳始終堅持的。
根據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紫光展銳申請的國內外專利累計已超過3500項,并且還曾先后5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特等獎1次,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同時,紫光展銳也有持續參與到國家中長期科技重大專項的規劃以及實施,獲批數十項國家及地方科技專項任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紫光展銳還推出了中國首款擁有自主嵌入式CPU關鍵技術的LTE手機芯片平臺SC9850KH,成為繼高通、蘋果后,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自主通用CPU關鍵技術的公司,真正實現芯片層面的安全自主可控,奠定了自主創新技術的發展基礎。

根據之前芯智訊采訪了解到的信息顯示,展銳拿了Arm的指令集授權,這款SC9850KH似乎是基于Arm Cortex-A53架構重新設計而來,雖然是四核心CPU的架構,但是可以在同樣的四核Cortex-A53的面積下,實現六核Cortex-A53的性能。
對于這款芯片的特殊意義,曾學忠舉了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以造車為例,Arm的指令集就相當于一個發動機的設計標準,Arm的CPU IP則相當于設計好的發動機。我們原來做芯片則相當于是買他的發動機來做整車。我們現在的自主的CPU,則是用了他的標準,但是發動機是自己做的。而有了自己的制造發動機的能力,別人就很難卡住你的脖子了。”所以,自主CPU將是展銳接下來一定要持續做下去的,這也是未來展銳沖擊高端市場的一個利器。
當然,自主設計也并不是“閉門造車”,還需要加強國際合作。Arm先進的CPU架構,展銳也會繼續采用。同時,展銳還會繼續與英特爾在X86架構CPU上進行合作。
這也使得展銳成為了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掌握三大CPU內核技術的移動通信芯片企業,包括基于ARM CPU內核、基于Intel Airmont架構的內核以及自主可控的高性能低功耗CPU技術。
“展銳要成為世界級的企業,一定要堅持自主創新,同時加強國際合作。你沒有自主創新的能力,人家理都不理你,靠化緣是化不來的。同時,在現在的國際環境下,國際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這種合作不能是單純的買賣合作,而是要有‘血脈關系’。比如英特爾本身就是展銳的第二大股東。 與英特爾的合作不僅能夠幫助展銳沖擊高端市場,同時也能夠借助英特爾的品牌影響力和資源,幫助展銳加速全球化。這種合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紫光展銳的全球化戰略
要想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芯片設計企業,不僅需要堅持自主研發 國際合作,推出更出色的產品,同時也需要提升品牌形象。
不久前,紫光展銳發布了全新的品牌標識,將Spreadtrum與RDA的英文品牌統一為“UNISOC”,寓意著You need SOC。此外,UNISOC由兩部分組成:UNI及SOC。其中UNI具有4層含義:Unique(獨具匠芯創不凡)、Universal(智領全球芯無界)、Unicore(匯存高遠芯聚力)、Unimpact(創新賦能芯引力);而SOC兼具雙重含義:System On Chip(泛芯片的領航者)、Semiconductor Of China(中國芯的領軍者)。
在此次的印度發布會上,紫光展銳也攜手印度的合作伙伴,共同點亮了“UNISOC”這個新品牌,正式宣告UNISOC品牌進軍全球市場。
而除了印度市場之外,紫光展銳此前也已經進入了美洲、亞洲、澳洲和非洲等市場,并與當地的運營商及品牌達成了合作。比如此前基于展銳芯片方案的智能手機就曾中標非洲最大的電信運營商MTN的2016年第三季度采購標案。此前,緬甸最大運營商MPT推出的M40、M50旗艦智能機,巴西手機制造商Rockcel發布的Quartzo智能手機也有采用展銳的芯片方案。此外,據曾學忠透露,展銳還將進軍歐洲市場。
在團隊建設方面,曾學忠表示展銳的團隊也是非常的全球化的。目前在展銳的高管團隊當中,主要有四類人:一類是美國白人 ;一類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華裔;一類是海歸,很多還是千人計劃;還有一類是國內本土歷練成長起來的。可以說這樣的管理團隊結構是非常的多元化和全球化的。
曾學忠表示:“我們展銳就是要打造一個更加全球化的企業,源自上海,立足中國,放眼全球。”
在主流手機大品牌的合作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三星、諾基亞之外,還積極謀求與國內的華為、OPPO、vivo、小米等手機大廠商合作。確實,雖然目前在印度市場,展銳拿下了40%的市場,但是與展銳合作的國產手機廠商卻很少。在曾學忠看來,他們其實還是帶著對展銳產品品質的偏見,認為展銳產品的品質不行。
“除了三星、諾基亞,其實華為、OPPO、vivo也用了一部分我們的產品,不過不是手機芯片,而是IoT芯片,而之前小米的一款紅米手機也曾用過我們的芯片。可以說,經過三星、華為幾年下來的高標準、嚴要求,對我們的高壓,其實我們對于品質的管控也提升了很多。之前,我們還與中國移動的合作了A系列手機,并且獲得了中國移動的最高獎——質量獎。所以在品質這一塊,我對我們的產品非常有信心。此外,我們內部研發投入也是非常巨大,我們有4500員工,90%都是研發。對于進入這些國內的一線品牌,達到他們的標準,我們非常有信心。”曾學忠非常肯定的說到:“只要他們愿意給我們一個機會,我們一定會給他們一個驚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