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手機供應鏈影響幾何?

        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手機供應鏈影響幾何?

        作者: 時間:2018-03-25 來源:集微網 收藏

          美國總統特朗普22日宣布,擬利用“301調查”大規模限制中國對美貿易和投資。美方肆意揮舞貿易保護主義大棒,國際輿論為之側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3/377375.htm

          在去年3月高盛發布的一份重磅報告《“中國制造”還是“美國制造”》中指出,特朗普提出讓制造業回流美國,以及發布的一系列貿易保護政策,將引發全球供應鏈格局的重大變化。該報告以手機行業為例研究分析得出的一個結論是:美國消費者購買的下一款將更加昂貴。

          現將報告部分摘選并編譯如下:

          手機制造業回歸將給美國帶來什么?

          2016年,全球手機銷量大約有15億部(美國地區銷售1.75億部,占12%),這使得成為全球銷量最大以及總價值最高的科技產品。對于而言,供應鏈已是全球化,但是制造大部分處于亞洲。

         

          從材料成本上看,以iPhone為例,其中15%-20%的材料成本在美國產生,大部分由設計方面的內容組成。如芯片設計由蘋果、高通和博通設計,但大部分的芯片制造在臺灣臺積電完成。

          中國占據了iPhone大約25%-35%的生產成本,大部分由后端的裝配費用構成,但也包括來自外國公司本地制造的零部件(如Catcher、三星SDI、富士康等)。日本和韓國同樣也是關鍵區域,這些國家公司主要提供內存和屏幕。

          如今,超過50%的工作崗位來自最后的裝配部分,在美國勞動力的成本為14-25美金/小時,而在中國只需要2-3美金/小時。因此成本增長主要來自高額裝配部分的人工成本,而只轉變供應鏈部分的貿易政策不一定會帶來較多就業機會。

          因此,如果手機產業鏈遷往美國,成本以及勞動力供給成為兩大挑戰。預計手機產業完成向美國的回歸大約需要5年的時間,而這將帶來成本和價格的顯著變化。

          如果美國政府采取適當的鼓勵措施(如財政、稅收方面的補貼)以及工業自動化程度的提升,當所有的供應鏈都回到美國并有效運轉時,一部美國制造的智能手機產品成本將會增加37%,這種轉移將會導致美國消費者手中的每一部蘋果手機的平均成本增加135美元。

          如排除工廠自動化的因素,假設能夠招募到工人,那么5年后將給美國增加50萬制造業崗位。

          但報告同時指出,自動化或將大幅削減手機組裝這一類流水線的傳統型工人,但是將創造新的工程類就業機會。有專家預計,自動化或將削減40-70%的最后一道生產線上的工人,但是這么做也需要原始設備制造商改變產品周期和相關設計,從而實現自動化。

          

         

          這張圖可以說明智能手機產業回遷美國后帶來的影響:

          智能手機供應鏈如何向美國遷移?

          實現將供應鏈向美國的轉移,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發揮好集聚效應。聚集企業能夠從勞動力和供應商一側得到很好的收益。當更多的供應商在同一地區聚集的時候,協同效應將會增加,這將使得供應鏈變得有效和富有競爭性。在過去的25年,這個智能手機的供應鏈聚集地一直在中國。

          報告指出,將最后的裝配部分遷移到美國將會是一個重要過程,將會開啟供應鏈的轉移。裝配部分可以吸引零部件供應商。對于非半導體部件,供應商更希望能夠靠近裝配端,從而在設計期間就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以及響應速度。預計裝備部分將會給美國帶來35-40萬個工作崗位。但同時,報告也指出,裝配部分因為勞動力成本較高,有可能抑制美國裝配水平的提升。

          對于智能手機產業鏈的其他關鍵的環節,例如內存、顯示和,現在已經能夠實現高度自動化生產過程,這在美國能夠較為容易的實現。在這方面大部分的企業來自韓國、日本和臺灣地區。如果美國對其采取足夠的激勵政策(比如財稅優惠和政府補貼等),這些企業會有意愿在美國建立工廠。

          但報告也指出,對于存儲、顯示等投資高、周期長的產業,增加成本相對有限,短期內建立新的工廠可能會帶來供給需求方面的壓力。而對于半導體制造領域,因為可能涉及環保等方面的監管,回遷至美國的可能最小。

          考慮到幾十年來發生在工程和制造系統上的投資,報告認為完全將供應鏈轉移至美國將會很昂貴。以年均1.75億部美國銷售的智能手機體量,所有的國內直接投入(不算次級材料,包括化學和原材料),將會需要300-350億美元的投資。

          報告分析指出,因為可能涉及環保等方面的監管,半導體制造轉移可能是最有風險的,而內存,屏幕,等產業鏈環節,在仔細考慮需求和供給后,可以執行。而對于裝配部分,如果企業能夠保證承諾勞動力的數量也是可行的。

          哪些公司將處于危險哪些公司將因此獲益?

          報告指出,手機行業的邊境稅和關稅調整將利于美國相關上市公司股價上漲,亞洲的半導體制造廠商(臺積電、華虹),封裝((ASE/SPIL)和代工廠商(鴻海、Wistron, Pegatron)可能會因稅收政策受到影響,并且要面對來自美國競爭對手的威脅,因為像蘋果這樣的客戶可能更愿意選擇國內的廠商。

          美國的IDM廠商和制造商可能會因此獲益(Intel,Qorvo, TI),對于他們的客戶而言,他們會帶來更低的稅收。美國裝配廠商(Flex and Jabil)同樣可以從他們的亞洲競爭對手中搶占市場份額。

          同時,報告預計參與原始產品設計的公司例如蘋果或因產品價格上漲造成需求下降使得股價存在下跌風險。(校對/樂川)

          下圖是可能受到影響以及可能因此獲益的公司列表

          



        關鍵詞: 智能手機 電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钦县| 武城县| 班戈县| 古交市| 儋州市| 察哈| 汶川县| 田阳县| 栖霞市| 高安市| 巴林左旗| 乌鲁木齐市| 日喀则市| 凤翔县| 沈阳市| 威信县| 牡丹江市| 库尔勒市| 耒阳市| 九龙城区| 通州市| 罗平县| 通辽市| 旌德县| 阆中市| 沐川县| 昭苏县| 天气| 玉田县| 鄂伦春自治旗| 武城县| 从江县| 定边县| 大邑县| 双流县| 扬中市| 阿尔山市| 内丘县| 石棉县| 嘉荫县| 怀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