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業界動態 > Intel暗中相助:國產自主內存即將騰飛

        Intel暗中相助:國產自主內存即將騰飛

        作者: 時間:2018-03-22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收藏
        編者按:未來Intel在技術授權上給紫光提供便利,而紫光憑借龐大的產能以及中國市場容量,雙方合作勢必會從其他三家公司中搶得市場份額,改變原有的產業格局。

          國產的機遇:自主研發、技術授權兩步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3/377237.htm

          國產基礎這么差,技術差距這么大,難道我們要放棄這個領域嗎?并不會,不只是存儲芯片,中國以往落后的領域多了,以前大家羨慕日本、歐洲的高鐵,現在中國的高鐵里程遠超其他國家,我們不也一樣追趕上來了嗎?

          產業也是如此,中國這么大的市場完全依賴進口是不可行的,知難而上是中國公司的優良傳統,在國產內存這個問題上,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而且現在有大筆投資,我們的方向是正確的,現在缺少的是理性的發展策略。

          中國有自力更生的傳統,所以國內公司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是不會停止的,但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l時代,中國公司閉門造車、重復造輪子的做法也不可取,自主研發的同時我們必須也要盡可能尋找合作伙伴,團結可以利用的力量。在這方面,迫切需要中國市場和產能的伙伴還是有的。

          :中國發展存儲產業的最佳合伙人?

          國內目前確定發展的存儲芯片首先是閃存,國家隊代表就是紫光在武漢的長江存儲科技,而內存產業因為難度更大,所以一開始就是打算尋求國外公司合作的。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當初紫光公司230億美元收購美光的傳聞吧,那時侯存儲芯片還沒漲價,230億美元的報價不低,美光當時股價下跌、營收下滑,如果不是被美國政府部門否決,當時合作還是有戲的。之后又有傳聞稱紫光公司要跟SK Hynix合作,尋求他們的內存技術授權,雙方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生產芯片,不過最終也沒了下文。

          三家內存公司中的兩家沒了合作可能,剩下的三星公司更沒可能了,畢竟他們是老大,更沒有合作的必要,反而有引狼入室的風險。

          正因為此,國內的合作對象就不可能是這三家公司了,不過還有一個可能更好的選擇——公司。紫光公司確定了發展芯片業務的大戰略之后,陸續收購了展訊、瑞迪科等半導體公司,成立紫光展銳公司,隨后引入投資,后者當時斥資15億美元(約合90億人民幣)投資展銳公司,獲得了20%的股權。

          對Intel來說,投資紫光展銳也是有好處的,當年Intel還在大力補貼平板處理器市場,但是Intel的模式最終證明并不適合平板這種廉價產品市場,智能手機市場也是如此,而跟紫光合作之后,展訊公司就獲得了Intel青睞,不僅獲得了Intel的X86手機處理器授權,還有14nm工藝代工機會,雙方合作了多款14nm工藝的X86手機處理器,從高端到低端都有涉及。

        Intel暗中相助:國產自主內存即將騰飛

          在今年的MWC展會上,Intel還跟展訊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5G網絡上繼續合作。我說的這些事主要涉及的都是處理器、5G的,跟存儲芯片沒關系,但是由此可見紫光與Intel公司的友好合作關系,雙方的合作會日趨深入。

          這不是猜測,而是已經逐步變成現實了,雙方在存儲芯片上一樣有合作。

          前不久Intel還跟紫光公開秀了一次恩愛,紫光推出了一系列閃存產品,其中首次涉及UFS 2.1產品市場,其中就有Intel閃存,而是Intel閃存外銷的首家同時也是唯一家客戶。

          與此同時,市場上也在傳聞紫光未來將獲得Intel授權,生產64層3D閃存,在這個傳聞背后,是Intel與美光決定友好分手。我們都知道Intel的閃存是跟美光一起研發的,雙方成立了IMFT公司共同生產芯片,但是Intel三年前決定在中國大連改建芯片組代工廠為3D閃存工廠,而且也減少了IMFT工廠的股份,只保留了一座工廠的份額。之前Intel、美光更是決定雙方將在96層閃存之后徹底分手,大概會在2019年初完全獨立開來。

          市場分析Intel此舉為與紫光合作掃清了障礙,未來將授權紫光的工廠生存3D閃存,而Intel也不擔心雙方有什么沖突,因為Intel公司在閃存業務上專注高大上的企業級市場,對消費級市場只是玩票性質,而與紫光合作之后,可以由紫光來負責消費級市場,雙方共同擴大份額。

          Intel能否在內存市場王者歸來?

          以上提及的紫光、Intel合作都是針對閃存市場的,跟本文說的內存并不一樣啊?那么Intel在紫光發展內存的過程中會發揮某種作用嗎?

          目前來說雙方并沒有公布這方面的消息,但是我們猜測雙方一樣有共同的需求——紫光自不必說,Intel同樣也需要發展內存,因為這對他們未來的業務轉型也很重要。

        Intel暗中相助:國產自主內存即將騰飛

          現在的玩家都知道Intel是最強大的X86處理器公司,橫行處理器市場40多年了,但是Intel公司最初發家靠的并不是X86處理器,而是內存芯片。

          他們成立于1968年,首款產品就是3101 RAM芯片,1969年推出了首個氧化物SRAM芯片,后來因為競爭激烈,轉而為日本公司開發處理器,無意中才開啟了8086處理器的大門,此后就放棄了RAM內存業務,專注處理器。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Intel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技術也是最頂尖的,但是2017年三星超越了Intel成為了全球半導體一哥,背后的根源就是內存、閃存大漲價,三星營收、盈利暴漲,而Intel的PC處理器業務卻沒有這樣的好事,還被AMD銳龍嚴重打擊。

          2015年Intel公司也公布了全新的戰略,未來的Intel也不再是一家單純的PC公司,數據中心、云服務、自動駕駛、AI運算以及5G等市場也是Intel的重點。

          為此Intel不惜巨資接連收購了Altera FPGA芯片公和Mobileye自動駕駛公司,不論哪種業務,未來都需要提供Intel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而不是單純的供應芯片,內存芯片、閃存芯片同樣也很重要。有數據指出,到2020年,互聯網汽車的存儲需求將達到1萬億字節,也就是1000GB,自動駕駛還需要300GB/s以上的系統帶寬,如果Intel不及早布局存儲芯片市場,那么未來將會處于下風。

          Intel目前并不生產DRAM內存芯片,但是Intel在內存相關的技術上無疑是有話語權的,包括DDR內存的發展方向,Intel都是一直參與的,而且Intel何時支持新技術標準還會影響整個產業發展,地位舉足輕重。

          以Intel的地位,他們是不適合介入內存大規模生產的,如果是自己投資,Intel面臨的麻煩會很多,成本也不如紫光,所以雙方是有共同的合作需求的,未來Intel在技術授權上給紫光提供便利,而紫光憑借龐大的產能以及中國市場容量,雙方合作勢必會從其他三家公司中搶得市場份額,改變原有的產業格局。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Intel 內存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油尖旺区| 苍溪县| 晋中市| 娄底市| 兴和县| 尉氏县| 曲阜市| 赤壁市| 孟津县| 吴桥县| 南投县| 锦屏县| 寿宁县| 乐都县| 泉州市| 洛扎县| 绥化市| 油尖旺区| 庆安县| 伊宁县| 汤原县| 洱源县| 明星| 新乡市| 米易县| 神池县| 吉安县| 隆昌县| 阿坝县| 彭州市| 平塘县| 马尔康县| 屯门区| 科尔| 通海县| 鄢陵县| 武宁县| 永济市| 廉江市| 揭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