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小米估值泡沫:真實的瓶頸與虛幻的王冠

        小米估值泡沫:真實的瓶頸與虛幻的王冠

        作者: 時間:2018-03-06 來源:砍柴網 收藏
        編者按:欲戴王冠,雷軍的路還得慢慢走。

          當各種渠道鋪開后,銷售繼續提升,反過來,又會進一步降低采購成本,壓低供應商采購價格。這種正向循環反饋,一直會繼續下去,貫徹低成本戰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3/376465.htm

          生態鏈,也是遵循低成本原則,比如手環、小米插線板、小米電池、小米凈化器、小米平衡車、小米拉桿箱等等,很多智能硬件產品,都是如出一轍的策略,收割一個未經互聯網改造的行業,然后把中間商全部砍掉。

          這也是我認為小米最為強大的地方:先改造傳統智能硬件,再用流量扶持某家廠商,最后采用收割模式。

          如果說戴爾在電腦行業,創造了直銷(去掉中間商)模式,那么小米則是大規模生銷(生產直接銷售)模式,或者說,是戴爾直銷模式的進一步深化,這種模式,在商超領域就是Costco模式,在日用品領域就是無印良品的形式。只不過小米是在智能硬件方向,而且配合著低成本戰略。

          當下小米在線上已經成功證明了自己,現在主攻方向,是線下三四五線城市以及更為邊遠的地區。

          因此小米的核心競爭力,就目前來說,就是領先對手的生銷模式和低成本戰略。配合著盡可能無處不在的分銷網絡,雖然這個網絡,目前還沒有完全形成,但小米在印度的崛起,則進一步應證了低成本戰略和線上營銷的可擴張性。

          而線下的可行性,則是小米在接下來兩年里最大的挑戰。

          6)這家餐廳的員工、廚子、大堂經理等人員的水平,尤其是管理層和廚子的水平如何?

          這是分析判斷管理層如何,也即是判斷騎師水平。

          在2016年,小米遇到的問題,不僅僅是個案。低成本戰略,尤其是供應鏈和渠道擴張的難題同樣考驗著類似的樂視、酷派、錘子和360,前兩者基本倒下了,現在后兩者目前可能正在考慮合并。

          以雷軍為代表的管理層,算得上國內第一個抓住風口的手機生產商,也成為第一個扭轉頹勢的手機廠商。由于管理層的評級,非常個人化、主觀化,我相信國內手機廠商各家管理層如何,大家自己有自己的判斷,我就不過多地引誘誤導大家了。

          但是在具體業績方面,大家還是可以看看管理層的所作所為。這個沒什么主觀不主觀的。

          在2011年-2015年的順風局,或許是行業風吹起了小米這頭豬,先發優勢甚至說運氣成分居多,因此證明不了什么。但在2015年-2017年的逆風局,這個更多靠企業管理層如何審時度勢,具體精細化能力如何。

          因此相對而言,作為手機行業的管理層,小米團隊算得上國內前三吧。

          7)這家餐廳,隨著時間的流失、學生的變遷,會不會有什么經營上的變化?或者說過幾年后,哪些地方,需要一直注意留心?

          這是分析企業是否長期威脅或者潛在風險。

          回到小米身上,我比較擔心四個問題:

          1. 小米的線下渠道和現實渠道,是否能夠很好的融合

          當下我們看到的是小米在試開零售店,但接下來,很可能會有加盟店的加入,尤其是四五線城市,渠道的擴張,必須分一杯羹給經銷商,但是如此又破壞了原來統一的線上價格策略,而且和小米的根本戰略——低成本戰略是砍掉中間商,是相違背的。包括對自營和非自營的支持力度等等,這一塊是一個非常精細的慢活。

          這一塊的成敗,直接決定未來小米的營收增速情況,尤其是四五線城市渠道的鋪開、線上線下是否融合。如果融合沒問題,小米下一個兩年,業績是有保障的。

          2. 小米如何在一個存量市場中,盡可能搶走市場份額,比如在大陸市場,奪走蘋果、華為、OV的市場份額

          如果按照產業發展來看,目前手機行業,與十年前的PC行業類似,基本已經圈地完畢、已經是存量市場了。在一個存量市場中,競爭是你死我亡的競爭,小米的低成本戰略,或許能夠搶走一部分華為的低端市場,也搶走OV廠妹市場,但是這個難度有多大?如果真的搶走,憑什么呢?賣一臺小米掙的錢,遠少于OV,那經銷商為什么要賣呢?

          這始終是個難題,經營問題,場上的棒球手,應該揮舞球桿比我好。

          3. 小米是否能夠找到足夠多的智能硬件品種擴張

          小米切入的如手環、電池、體重器、筆記本、耳機、凈化器等等,這種可以讓小米式擴張的品種還有多少,對應市場空間有多大。是否足以改變小米過于依賴單一品種的結構此外這個問題也涉及小米新零售戰略,SKU究竟多少合適,太少了不行,太多了也不可以。

          4. 小米如何完成類似早期聯想“貿工技”和華為“技工貿”的難題

          說白了,小米如果只是單單改變營銷渠道,實行低成本戰略,我很懷疑,小米將成為下一個聯想。

          電子產品,并非同質化、標準化產品,因此注定會被下一輪新產品取代。產品的變遷快速迭代,就注定了產品一定需要有“技”的支撐。小米早期說自己在技術上多么多么“黑科技”,那簡直是胡扯。一個初創低成本戰略生產商,是不可能研發差異化的,差異化一定是匹配高毛利的。只有蘋果這種,才做到了低成本和差異的平衡以及相互正反饋。

          這對小米而言,其磨練無疑是從“猿猴”到“人”進化的過程。這也是小米成為受人尊敬企業的必由之路。否則不過是智能手機時代聯想的翻版而已。

          8)具體看看這家餐廳,每個季度的財報,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情況。檢驗一下,過去這家餐廳的財務數據,是否與歷史相符合,并大概給予一個估值。

          這大概才是財會人員的工作了吧,分析報表,檢查企業前些年發展狀態,分析企業可能的改進空間,對行業進行比率比較,最后進行經營預測,估算企業價值。

          現在我看到的數據,大概是手機業務是800—900億元,小米的其他業務收入在200億元左右,利潤在15億美金左右。

          由于缺乏更詳盡數據,具體估值,我也拿不準,因此只能采取相對估值:以蘋果的市盈率比較,大概在18倍左右,基礎估值為270億美金;但考慮到小米有點新時代的戴爾直銷模式意味,一種更先進的生產關系,具有顛覆傳統電器硬件可能,我給與市盈率翻倍,也即是36倍,這其中,已經包含了增長潛力和持續性。

          也就是說,截止2017年底,我給小米的估值為540億美金,不超過600億美金。

          但是三個季度后,如果小米一切順利,維持40%以上增速,等到上市的時候,我愿意給出800—900億美金的估值。

          小米想戴上那頂“ATM”虛幻的王冠,瓶頸是如此的真實,過程相當不確定。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小米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繁昌县| 山东| 伊宁县| 巢湖市| 秦皇岛市| 滁州市| 海阳市| 梧州市| 岳西县| 上虞市| 绥滨县| 中超| 洪江市| 广州市| 普陀区| 会泽县| 平乐县| 左权县| 林周县| 南木林县| 吉安县| 景宁| 延寿县| 渭源县| 宜丰县| 荣昌县| 时尚| 高台县| 离岛区| 通州区| 西峡县| 始兴县| 桑日县| 宣汉县| 六枝特区| 兴义市| 枣庄市| 明水县| 泾阳县| 龙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