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2018年:該出手時就出手
華米上市:加速生態鏈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5661.htm北京時間2月8日晚,華米科技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小米生態鏈首家在美上市企業。
此次,華米科技以每股ADS(美國存托股份)11美元的定價,首次公開發行1000萬股ADS,總融資額超1.1億美元。上市首日,華米股價報收于11.25美元,較11美元的發行價上漲0.25美元,漲幅為2.27%。
華米成功赴美上市,是小米生態鏈模式的巨大勝利。如今的小米生態鏈模式,已經投資了100家企業,孵化的獨家獸公司超過四家,多家公司年收入超10億元,16家過億元。
小米生態鏈模式,再也不是海量的智能單品,而是由智能產品互聯形成的一張很大的網,將你個人以及家庭全面包圍起來。以下是小米生態鏈主要企業及產品,各位都可以找找有哪些小米生態鏈產品,已經悄悄進入了你的工作學習生活。

如今的小米生態鏈處處繁花錦簇,這得益于小米肥沃的資金土壤,同時也難掩高度依賴“小米”IP這一致命傷。在華米科技上市的“風險說明”中,也深刻寫到這一點:小米是其最重要的客戶和分銷渠道。華米科技與小米的關系惡化或小米可穿戴產品銷售減少,可能對華米的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潛在危機不是華米科技獨有的,所有生態鏈上的企業,一旦失去小米的依靠,難免會墜入塵網。
資本運作:小米即將IPO?
從之前的習慣性低調,到如今高調宣戰“國內手機第一”皇座,從之前直言小米不會上市,到如今華米科技成功赴美上市,雷軍已經實際參股了18家新三板企業,這一系列的資本行為,都令人對小米IPO事宜想入非非。
2018年 1月中旬,多家網絡媒體看似不約而同地報道小米即將IPO的消息。據悉,有數十家中外投行參與了一場激烈的承銷商資格競標,已有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和德銀率先搶得入場席位。而對于小米IPO最常見的論調是:“小米大概率于2018年下半年在港交所上市,估值希望達到900-1100億美元,市盈率高達60倍”。
關于IPO傳聞,小米品牌部的相關負責人未予否定,但有關于更多IPO的細節,該負責人表示不予置評。

一點即燃的資本熱情,在小米的冷處理下慢慢恢復平靜。但華米科技赴美上市,又讓投資人士燃起了希望。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創始人黃汪持股為39.4%,為華米科技第一單一大股東;順為資本持股20.4%,為第二大股東;小米旗下基金People Better limited持股為19.3%,而雷軍所控制企業持股39.7%,高于黃汪。
有業內人士認為,小米生態鏈公司可能紛紛要趕在小米上市之前上市,這無疑會讓小米更值錢,起到一定的定價作用。
小結:好事多磨 方顯彌足珍貴
當然,所有企業的上市道路都不會一帆風順,包括小米。首先在自身內部,由于小米手機高配低價、小米之家迅速擴張、軟件變現效益不明顯等原因,小米利潤率偏低,或將直接影響估值。
在外在方面,人們對網傳的900-1000億美元紛紛表示估價過高。橫向比較,當下京東市值586億美元、百度市值809億美元、蘋果市值9000億美元;小米市值想要超越他們,單從目前的營業額、凈利潤與利潤率來看,就不太現實,將會存在泡沫。就此,業內人士預測,如果小米在2018年年底上市,估值在600—800億美元比較合理的。
同時,IPO籌備期間歷來是企業各類訴訟的高發期,包括小米。就在1月26日,酷派以涉嫌專利侵權為由,已將小米等訴至深圳中院。再陰謀論一點,除去酷派外,其他手機廠商恐怕都已經在籌備向小米發出專利訴訟。小米IPO進程勢必將引來有一場國產手機專利的正名之戰。
無論如何,小米作為,是值得我們期待和鼓舞的。眼下,小米已經打開2018“HARD”模式,盡管困難重重、挑戰重重,好事多磨才會更顯得彌足珍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