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授權策略將不利物聯網發展
高通(Qualcomm)率先取得的基帶處理器(Baseband Processor),使它在移動網路市場無往不利。然隨著移動裝置的運算能力越來越強大,高通芯片的重要性已不若以往。為了確保營收不墜,高通于是將專利芯片與其他授權技術綁定,不讓裝置廠商有選擇的余地,因而引起蘋果(Apple)等業者的不滿。面對物聯網(IoT)的崛起,高通已聯合其他傳統移動廠商,企圖以手中的專利再次壟斷市場。對于新興的物聯網市場而言,這種作法只會扼殺創新機會,阻礙市場健全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0/365100.htm根據TechCrunch網站報導,對于高通的壟斷行為,各地競爭監管機構已陸續采取移動。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已針對高通的反競爭行為提出告訴,而加州法院也駁回了高通要求撤銷告訴的動議。在此之前,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KFTC)已對高通的壟斷行為求處近10億美元的罰金。
在新科技發展的過程中,為了確保互操作性與效率,產業組織通常會制定標準規范供業者遵循。當牽涉到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SEP)時,專利持有者所提供的授權條件,需符合公平、合理、非歧視(FRAND)原則。
FRAND原則有意在產業發展與廠商利益間取得平衡,但具備SEP的廠商往往只顧及眼前的龐大利益,而無視FRAND原則所提出的義務。今日的高通便是這樣一個例子。僅管已受到FTC、KFTC審查,高通仍不愿改變作法,甚至表示將在物聯網市場重施故技。
高通已聯合愛立信(Ericsson)、中興通訊(ZTE)、Royal KPN等傳統移動業者成立Avanci公司,負責將專利授權給汽車、智能電表等物聯網制造商。Avanci成員雖表示未來的授權金額將符合FRAND規范,但根據過往經驗,這類承諾通常將很難兌現。
FTC與高通間的訴訟,將有機會解決長期以來不合理的授權問題,并為發展中的技術開啟創新的大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