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在可穿戴設備領域 小米憑啥打敗華為?

        在可穿戴設備領域 小米憑啥打敗華為?

        作者: 時間:2017-08-17 來源:OFweek可穿戴設備網 收藏

          近日,全球調研機構Canaly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Q2全球市場出貨量為970萬部,同比增長8%。其中,中國企業公司登頂第一,出貨量為350萬部,同比增長17%;其次為Fitbit,出貨量330萬部位于第二;而蘋果則掉落為第三,出貨量為270萬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8/363157.htm

          可以看出,在智能可穿戴領域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自從發布第一代手環以來,相繼推出小米手環光感版和小米手環2代等產品,截止到今年四月份,小米生態鏈公司華米科技宣布小米手環全球市場累計出貨量已超過3000萬臺。



          而同作為國產品牌的佼佼者,華為與小米從手機,到智能穿戴,雖然雙方都保持了競爭者的優雅姿態。在手機領域,雖然小米也曾風光無限,但這畢竟已經過去了,現如今華為的勢頭已經蓋過了小米,在相互廝殺的手機圈,小米還是不可避免的掉隊了。

          但在可穿戴領域,不得不說,華為還真是遜色于小米。小米在市場表現很活躍,華為反倒有種不痛不癢的輕視感。這是為何呢?

          產品定位

          對于廠商來說,要想在市場淘沙中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蘋果主推高端智能手表,功能豐富,售價高昂,品牌效應強;Fitbit主推專業運動手表/手環,價格、功能皆處三者中間;而小米手環主打的特色就是賴以生存的高性價比,即采用價格戰的簡單粗暴方式快速搶占市場份額。

          2014年7月,小米年度發布會上小米手環亮相,這款售價79元人民幣的包含手機解鎖免輸密碼、監測運動量、睡眠質量,智能鬧鐘震動喚醒等多項實用功能的智能手環,它一經推出便贏得市場良好的反饋。自此,小米也掀開了國內智能手環發展的新時代。



          隨后,小米手環已升級到2代,添加了顯示屏并具有步數、心率傳感器,能與app聯動,價格是極具殺傷力的149元。

          截止2017年4月份,小米生態鏈公司華米科技宣布小米手環全球市場累計出貨量已超過3000萬臺。

          或許部分人會將小米手環出貨量高單純歸功到定價上,但我認為這對小米手環本身并不公平。商品與消費者互動的兩個主要素是商品價值和商品定價。商品價值通俗一點說就是它有什么樣的功能,能為用戶帶來什么。



          我們不妨以小米手環在可穿戴市場的定位來舉例。智能手環很大程度依賴于手機,它的作用不外乎統計運動、睡眠數據,來電提示和解鎖手機屏等。

          當我們將手環與智能手表(比如Apple Watch)對比,不可否認后者的功能更加豐富,比如多了更大的可觸控顯示屏、短信/微信的顯示等。但作為手機的延伸,小米手環沒有那么多與手機重疊的功能反而突顯了它的性價比。這也是整個可穿戴行業的發展瓶頸:我能用手機解決的事情,為什么還需要價格昂貴的你?

          所以,我認為小米在商品價值與價格的平衡上把控得比較精準。

          與小米手環主打的性價比不同,華為智能穿戴針對的是高端商務人士。說實話,華為之所以有底氣去定位高端商務市場,相信與華為強大的技術支持脫不了關系,但偏偏華為還是走錯了路。



          我們都知道,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可穿戴設備就突襲“寒流”,壞消息更是層出不窮,甚至有業內人士感慨:可穿戴已死。同質化的產品定位,智能手機功能的延伸,是可穿戴設備市場走向衰落的關系所在。華為手表可以做到運動監測功能,而這樣的需求小米手環可能做到,試問這樣的背景下,消費者有何理由不選擇小米呢?

          戰略決策

          小米建立生態鏈戰略,引入了諸多合作伙伴,并且誕生了米家有品這一電商平臺。作為一家以互聯網為主的公司,小米具備強大的營銷基因,這在手機行業,相信大家都是見識過的。

          但是,在可穿戴設備領域,小米并沒有完全照搬手機行業的營銷模式,特別是小米通過上線新功能,在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同時,也為小米手環積累了大量的人氣,毫不夸張的說在智能穿戴領域搞起套路的小米還真是找對了方向。

          小米的平臺化策略或許刺激了一心埋頭自行發展的華為,華為也想發展線下智能生態體驗館。

          相較于小米,華為的營銷就要中規中矩得多,當然這也并不排除華為多年來形成的品牌形象與技術沉淀帶來的厚重感。目前,華為的“店鋪”將面臨很多挑戰,比如智能硬件產品技術和供應鏈并不成熟,智能硬件市場仍然在培育初期,并未有井噴之勢且市場競爭激烈,利潤偏低等因素。事實上,華為的營銷有訴求,但沒爆點,并不利于可穿戴產品的推廣和銷售。



          早在2014年榮耀就發布了首款智能手環起名為:“華為榮耀手環”,今年還發布了一系列智能硬件:榮耀手環3、榮耀體脂稱、榮耀探空精靈。華為終端將以手機為核心,拓展更多智能硬件產品。

          現實情況智能硬件行業發展并不順利,大多數智能硬件公司已經倒閉或在倒閉的過程中。拿智能手環來講,華為榮耀手環的銷量逐漸下滑,智能手環經歷了行業大洗牌,智能手環鼻祖Jawbone倒下,市場老大Fitbit不斷爆出裁員信息,銷售乏力。

          可以看出,雖然華為運動手環、榮耀手環3等智能穿戴產品在一些技術方面領先于小米手環,但其智能穿戴產品難以成為爆品。我認為,小米手環在中國廣受歡迎的主要是因為小米手環的價格極具競爭性。

          目前,小米手環已經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可穿戴產品,所以,在可穿戴領域,華為與小米之間到底誰懟誰,便不得而知了。



        關鍵詞: 可穿戴設備 小米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唐河县| 阿克陶县| 南充市| 吉木萨尔县| 米脂县| 保亭| 襄汾县| 静乐县| 阿荣旗| 麦盖提县| 县级市| 句容市| 阳原县| 琼结县| 兰溪市| 雷州市| 忻州市| 浪卡子县| 青州市| 潮安县| 清徐县| 铜鼓县| 高尔夫| 灵璧县| 宝兴县| 大新县| 额尔古纳市| 贞丰县| 永定县| 台湾省| 无锡市| 永兴县| 屏山县| 聂荣县| 原阳县| 濮阳市| 天镇县| 察隅县| 云安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