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IC設計、封測超車臺灣,唯臺積電鎮守IC制造
臺灣半導體協會(TSIA)和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IA)就在這兩日分別發表臺灣和大陸上半年的半導體產業產值,從數字來一窺兩岸半導體發展態勢。先總結來看,就整個半導體IC產業的產值比較,2017年上半臺灣為新臺幣11,440億元,大陸約新臺幣9,900億元,臺灣半導體產業險勝,但大陸在整個半導體產業有越追越緊的趨勢,從以下各產業別來看,可知道臺灣在IC產業唯一有優勢的還是制造業,其他如設計、封測等,大陸半導體都已經一一超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8/362874.htm曾經是臺灣核心競爭力的IC設計產業,來看看兩岸半導體發展的態勢,2017年上半臺灣IC設計的產值為新臺幣2,904億元、大陸為新臺幣3,735億元,大陸已經在IC設計產業追過臺灣。IC制造業領域則是臺灣半導體的大本營,比較2017年上半兩岸的情況,臺灣IC制造的產值為新臺幣6,268億元、大陸產值為臺幣2,570億元,臺灣仍是大贏,守住大本營的優勢,晶圓代工龍頭大廠臺積電的貢獻絕對是位居首位。在次產業IC封裝和IC測試方面,兩者合計,2017年上半臺灣的IC封測產值為新臺幣2,268億元,大陸產值為新臺幣3,600億元,這部分大陸也已經超越臺灣。
以下是TSIA針對全球和工研院針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的數字分析。臺灣半導體協會(TSIA)指出,根據WSTS統計,2017年第2季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約979億美元,較上季成長5.8%,較去年同期成長23.7%,其中美國市場貢獻198億美元、日本半導體貢獻89億美元、歐洲半導體貢獻95億美元;再者,全球總銷售量達2,314億顆,較上季成長4.8%,較去年同期成長16.0%,平均單價(ASP)為0.423美元,較上季成長1%,較去年同期成長6.7%。
根據工研院統計,2017年第2季臺灣IC產業產值(含IC設計、IC制造、IC封裝、IC測試)達新臺幣5,726億元(約189億美元),較上季成長0.2%,較去年同期衰退4.8%,合計2017年第2季臺灣IC產業產值新臺幣5,714億元,整體2017年上半臺灣IC產業產值為新臺幣11,440億元。其中,2017年第2季臺灣IC設計業產值為新臺幣1,506億元(約50億美元);IC制造業為新臺幣3,060億元,其中晶圓代工貢獻新臺幣2,678億元(約88億美元),存儲器與其他制造貢獻新臺幣382億元(約13億美元);IC封裝業為新臺幣825億元(約27億美元)、IC測試業為新臺幣335億元(約11億美元)。若合計2017年上半臺灣IC設計業產值為新臺幣2,904億元、IC制造業為新臺幣6,268億元、IC封裝業為新臺幣1,595億元、IC測試為新臺幣673億元,合計2017年上半臺灣IC產業的產值為新臺幣11,440億元。
就在TSIA發布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的前一天,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IA)統計,大陸2017年上半的半導體產業產值為人民幣2,201.3億元(約新臺幣9,900億元)),其中IC設計產業為人民幣830.1億元(約新臺幣3,735億元)、IC制造產值為人民幣571.2億元(約新臺幣2,570億元)、IC封裝測試為人民幣800.1億元(約新臺幣3,600億元)。再者,根據海關統計,大陸2017年上半的半導體進口金額為1,085.1億美元,出口金額為287.7億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