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蘋果戰高通想贏不容易 或重現與愛立信、諾基亞糾紛劇情

        蘋果戰高通想贏不容易 或重現與愛立信、諾基亞糾紛劇情

        作者: 時間:2017-07-17 來源:網絡 收藏
        編者按:蘋果與高通的訴訟由于極其復雜,短期內難有結果,最終還將是以雙方和解告終。所謂訴訟,只是雙方尤其是蘋果,牟取商業利益最大化的籌碼(因為是蘋果首先起訴的高通)。

          一如北京的夏日,近期備受業內關注的全球兩大科技巨頭之間的專利訴訟,隨著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ITC”)提起訴訟并請求在美國禁止進口和出售部分采用英特爾芯片的iPhone和iPad(原因是這些產品侵犯了該公司的6項專利中的一項或多項權利要求)的行動也再次升溫。不過,從雙方訴訟開始到現在,從屢屢提起訴訟的理由看,不要說在訴訟中,就是在和解時也未必能占到多大的便宜。原因何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7/361790.htm


        蘋果戰高通想贏不容易 或重復與愛立信、諾基亞糾紛劇情


          在此,我們不妨簡單回顧下本次專利大戰中蘋果幾次對于提起訴訟的核心理由。

          首先是關于收費標準。即按照蘋果的指控,這其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按照設備(例如手機)還是其中使用的部件的價格為基數收取專利費?二是收費的比率是否過高?

          其次是高通是否存在二次或者重復收取專利授權費?即按照蘋果的指控,蘋果在購買高通芯片(例如基帶)時已經支付了相關的專利費,那么再單獨與高通簽署專利授權協議,在蘋果眼中顯然是二次收費或者說是在強迫蘋果簽署專利授權協議。

          最后是所謂的專利權用盡原則。即蘋果近期以美國最高法院做出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利盟)Vs Impression Products, In案判決(該判決確認了專利權的“絕對用盡”及“國際用盡”兩項基本原則)在美國的適用作為判例,訴高通專利授權模式無效。

          先來看看有關收費標準。眾所周知,對于專利持有者來說,以一部手機的總價值為基礎制定授權費率是移動行業的標準做法。高通并非惟一這樣做的公司,從30多年前2G時代的摩托羅拉起,通信行業的主要專利權人包括愛立信、華為、諾基亞、三星以及中興等公司全部是基于設備整機收取專利許可費的。既然是業內的標準做法,想要打破必須有相當的理由和證據來證明這種行規嚴重不合理,但從蘋果這兩年在通信產業的專利訴訟看,可謂幾無可能。

          例如在2015年年初,蘋果首先對于愛立信發起訴訟的核心理由也是在于此,甚至連訴訟采用的詞匯都與此次訴訟高通高度相似,隨后愛立信對蘋果提起了專利侵權的反訴,稱其向蘋果授權LTE專利的合約早已到期,但蘋果遲遲不愿意簽訂新的合作合同,愛立信甚至還要求法院禁售iPhone。

          最終在接近一年時間后的2015年年底,雙方達成了和解。即蘋果與愛立信簽署了長達7年的專利授權協議,蘋果將向愛立信一次性支付首筆專利費,之后再按照專利實際使用情況繼續支付專利費。對此,有分析稱,愛立信2015年在知識產權上獲得的總營收達到130億-140億瑞典克朗(約合98.4億~105.9億元人民幣),其中就包括與蘋果簽訂協議帶來的積極影響。與此同時,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兩家公司還將在多個科技領域進行合作,包括5G網絡標準的研發、視頻網絡流量管理和無線網絡優化技術。


        蘋果戰高通想贏不容易 或重復與愛立信、諾基亞糾紛劇情


          無獨有偶,在蘋果與愛立信的專利訴訟和解之后,蘋果在2016年底以類似理由(費率太高違反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并違反反壟斷法,且與NPE合謀牟利)起訴了諾基亞。諾基亞迅速發起反訴,狀告蘋果侵犯其32項技術專利,其中涉及顯示器、軟件、天線、芯片組以及視頻編碼等技術。對于起訴的理由,按照當時諾基亞的說法是:自從2011年獲得諾基亞的部分專利授權以來,蘋果拒絕為在產品中使用諾基亞技術專利而建立授權協議。最終的結果是僅過了半年的時間,雙方就達成了和解,與前述的蘋果與愛立信的專利訴訟類似,蘋果和諾基亞達成了一項多年的移動通信專利授權協議,蘋果將根據協議條款的規定向諾基亞支付專利使用費。與此同時,諾基亞將向蘋果提供網絡基礎設施產品或者說蘋果的數據中心在未來將采購和部署諾基亞的高端核心路由器。


        蘋果戰高通想贏不容易 或重復與愛立信、諾基亞糾紛劇情


          不知業內看了上述這兩個近兩年蘋果與通信企業之間的專利訴訟和解案之后作何感想?盡管是以和解告終,但從和解條款中蘋果補交和續簽專利授權協議(當然還是依照整機的收費標準),同時又附帶的所謂合作(例如采購諾基亞的核心路由器)協議看,蘋果顯然沒有討到什么便宜。那么對于在通信產業無論是專利數量(目前高通擁有近13萬項專利)和質量均優于愛立信和諾基亞的高通,不要說訴訟,就是未來和解中,蘋果也未必能如愿占到多少便宜。所謂前車之鑒,難道蘋果對這些都視而不見嗎?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蘋果 高通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宁晋县| 临江市| 沙洋县| 滕州市| 尼玛县| 灵宝市| 聂拉木县| 弥渡县| 木兰县| 舟山市| 卢龙县| 松潘县| 南涧| 沧源| 措美县| 从江县| 始兴县| 高安市| 扎兰屯市| 桦川县| 遵化市| 名山县| 商城县| 和林格尔县| 海伦市| 泾源县| 如东县| 永胜县| 五台县| 丽水市| 高要市| 漾濞| 卢湾区| 桐柏县| 三门峡市| 余庆县| 图木舒克市| 册亨县| 新龙县| 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