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銷量破紀錄 細數小米鳳凰涅槃背后的付出
在上個月,有市場分析公司的員工表示小米手機在第二季度的出貨量有希望突破2000萬臺,這個數字幾乎達到小米的巔峰水平!但是小米在2016年的表現并不是很好,所以也有很多網友對于這個消息不屑一顧,認為小米不可能翻身了。但是隨著第二季度的結束,小米官方的打臉數據終于來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7/361507.htm小米放出第二季度銷量統計
在小米手機業務誓師大會上,雷軍宣布第二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高達 2316 萬臺,環比增長70%!這個成績也創造了小米創立七年以來季度手機出貨量的新紀錄!

其實在兩年的調整過程中,小米銷量下滑、產品遭受質疑,很多人都表示小米再也回不來了,但是今天他們用最有力的事實——銷量——來反駁了所有質疑,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成功逆轉,這也是之前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并且在看完雷軍的整個演講之后,我們也對于小米接下來的高速增長有了更大的信心。

產品力回歸,小米之家鋪開線下市場
其實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屆,要么你有強大的線下渠道,要么你有最優秀的產品,要不然就很難取得成績。而小米去年線下市場尚未開發,而產品方面也遭遇困難,所以當時才會被那么多人看衰。
但是后來小米用小米MIX證明了自己是能夠做出非常優秀甚至遠高于水準的產品的。而在今年,紅米Note4x和小米6這兩款產品分別在千元檔和2500檔大獲全勝,擺脫了1999元枷鎖的小米顯然更為自信了,最近又傳出下半年小米驍龍660全面屏新機的各種消息,產品力讓人信服。

說到這里大家是不是還覺得少了些什么?沒錯,就是線下市場,2017年之前,只有少數大城市擁有小米之家,但是雷軍之前承諾2017年將會開200家小米之家,現在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100,還逐漸深入到了二三線城市,這對于線下銷量的刺激不言而喻。
這一點從銷量數字上也很明顯,在下面這份各品牌線下開放市場銷量中,小米手機排到了第七位,小米之家在這其中肯定扮演了重要角色,當年小米剛剛開始搞小米之家時,很多人認為他們是孤注一擲,但是現在看來,這步棋確實走對了。

雷軍拯救了供應鏈,海外市場大豐收
不過老實說,手機銷售是個綜合性問題,不是渠道、產品好就能大賣,還得有產能啊!這里其實也戳到了小米的痛處,小米6直到現在都是開售即售罄的狀態。很多人說小米耍猴,但是在在電商活動中,小米6卻多次沖到銷量榜首,這意味著小米的產能已經很大了,但是依然抵擋不住消費者的強烈需求。

其實今年雷軍親自掌管小米供應鏈之后,各個供應商開始愿意將更多資源分配給小米,所以我們也看到現在官網在售的絕大多數的機型都是供貨齊全的,比起去年多款手機缺貨的情況要好了不少。
但是還有一點是被很多人忽略的,大家是不是覺得小米現在仍然完全靠國內市場吃飯?其實他們在海外的銷量也不能忽視,在印度,僅僅是紅米4一部手機一個月就賣出了100萬臺,第二季度在印度的銷量應該也有數百萬臺。

還有東南亞、中東、巴西等市場,小米也已經站穩了腳跟,并且小米現在仍然在瘋狂擴張中,前幾天還登陸了俄羅斯市場!前天小米也和諾基亞達成了專利授權合作,有了諾基亞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還有品牌效應做支撐,小米在海外的路只會越來越順。
前面的一切都源自于“小米模式”的優越性
說了這么多,其實上面這些能夠起作用還是有一個根本原因:小米總能夠有巨大的曝光量。而小米的曝光量并不是來自鋪天蓋地的廣告,也不是來勢洶洶的水軍,而是消費者們自發的關注,這一點在手機界幾乎是獨一家了,背后的原因還是在于小米模式的優越性。
雷軍曾經不止一次表示,創立小米的目的是讓更多人用最低的價格體驗到最高檔的科技生活。所以不管是小米手機還是滿目琳瑯的生態鏈產品,價格永遠是同類產品中最低的。過去很多人是因為小米才用上旗艦機,現在也有更多人因為小米才發現原來空氣凈化器這么有必要,原來過去自己花了那么多冤枉錢,原來有時候便宜無好貨這句話是錯誤的!

正因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從小米模式上嘗到甜頭,所以大家也會自發地關注小米有什么新品發布,畢竟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
維持住“小米模式”的優越性并不簡單
對于小米來說,他們的任務永遠都是在消費者能夠接受的價格上做出最優質的產品體驗,這可是個巨大挑戰,因為這些曾經因為價格和質量被小米吸引的消費者也會因為產品力的下降而斷然投敵。我們最近也看到網絡上不少人表示去年投靠了某某品牌,今年發現還是小米好所以回來了。

不過好在經過去年一年的調整,小米最近的狀況是相當不錯,后續可能會發布的紅米Pro2、小米6 Plus等機型也都令人期待。并且小米在處理器、全面屏、陶瓷材料等領域都走在了業界前沿,這些能保證小米不斷地推出優秀產品。如此看來,這次小米的上升通道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這里我們不如暢想一下小米今后能夠獲得的成績,雷軍表示小米明年手機出貨量要破一億臺,而筆者猜只要有“小米模式”的加持,小米遲早有一天能登頂國內手機市場,你覺得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