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新應用、整并題材 看半導體通路業
由于2016~2017年半導體通路業所面臨的國內外半導體產業均持續處于成長態勢,況且半導體通路商扮演技術服務業的角色,隨著科技新應用領域不斷浮現與深化,也為半導體通路商帶來成長契機,加上現階段從庫存管理和營運資金角度來看,亦相對有利于半導體通路商的經營,且上下游制定共同的服務和備貨標準,將有效提升整體產業供應鏈的效率, 因此2017年國內半導體通路業景氣仍可樂觀看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2/344003.htm2017年全球電子市場將主要聚焦智能手持裝置發展、個人物聯網傳感器、5G、工業4.0、人工智能、虛擬個人助理和機器人程序、行動支付、車用電子、虛擬現實與擴增實境等領域,而受惠于上述應用市場的持續發展,加上國內外經濟成長率可望優于2016年,況且尚有ICT領域因新型USB Type C連接器、DDR IV等應用新增需求, 以及半導體高階電子級化學品在高階制程使用比重提高,加上兩岸半導體產能加速建置,對于半導體制程耗材需求不斷擴大等因素的挹注,同時廠商布局歐美市場的效益逐步顯現,故預估2017年國內半導體通路廠商市場規模,將呈現連續第六年成長的趨勢。
惟在基期相對墊高,以及2017年中國經濟成長率恐再度由2016年的6.7%減緩至6.2%,加上部分芯片代理線仍存在價格競爭壓力,況且中國正向半導體各個領域全面推進,且巨大的內需市場和品牌建設正加速中國半導體生態系統的建立與擴張之下,2017年國內半導體通路廠商市場規模增長幅度將略低于2016年。
值得一提的是,繼2016年大聯大集團正式擠下原本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通路業者-Avnet,躍升為世界最大的半導體通路廠商之后,2017年大聯大集團合并營收規模仍將持續不斷擴大,顯示該公司堪稱上是國內水平整并最為成功的案例之一。
事實上,2005年起,大聯大即開始與世平興業、品佳兩大業者開始協議合并成立產業控股公司,之后更陸續合并其他半導體通路商,包括富威集團、凱悌集團、詮鼎集團、友尚集團及大傳集團等,也由于產業控股公司模式的優點為保留原本被并購公司的通路、品牌和創業精神等,因此相對提高產業控股營運模式的成功機率,不過后續各水平業者間的磨合, 相對也是一大考驗。 所幸大聯大集團在2013年確認了「七變四」的控股集團運作模式之后,開始制定集團一致的關鍵績效指針,整合成效則逐步浮現,另外,大聯大亦透過合并其他公司、設立子公司與當地零組件供貨商結盟等方式,取得產品資源的最佳配置,來建構公司的競爭力。 在上述情況下,不但推升大聯大集團整體營運規模,也有效提升公司的整體競爭力,而大聯大集團成功的運作,亦可作為2017年日月光與硅品即將成立產業控股公司的最佳參考典范。
同時,有鑒于全球半導體產業整并趨勢逐步成形,以及產業界大者恒大的發展趨勢明顯,半導體通路商市場也醞釀整合態勢,其中臺系半導體通路大廠更成為全球廠商亟欲尋求合作的對象,不但代表強強連手將帶來半導體通路商市值上漲的想象空間,更顯示國內大型通路商產品布局完整,且持續提供加值型供應鏈管理服務、具競爭力的零件與整機解決方案,協助客戶開發及投資未來市場,藉此深化供應鏈管理,因而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中,仍然立于不敗之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