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大科技公司近年買人工智能公司 動機有什么不一樣?

        大科技公司近年買人工智能公司 動機有什么不一樣?

        作者: 時間:2017-01-17 來源:好奇心日報 收藏
        編者按:人工智能領域是現在的一個投資熱點,過去五年有140多家創業公司被大公司買走,找到自己的出路,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多,但事實上還有半數公司依舊靠風投活著或已經死了,暫時沒有出路。

          根據 TheInformation 報道,過去兩年時間收購公司最多的是 Google,可也只買了 9 家。接著是蘋果買了 5 家創業公司,以及同樣買了 4 家公司的和 Twitter。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2962.htm

          這些大公司如此活躍參與人工智能投資的原因,有的是為人才儲備,也有的是寄希望于人工智能技術在芯片、新產品上的應用,能帶來下一個利潤增長點。


        大科技公司近年買人工智能公司,動機有什么不一樣?


          圖片來自:TheInformation

          Google 收購的大部分公司是專門從事語音和圖像識別,例如 API.ai、Moodstocks、Dark Blue Labs 和 Vision Factory。

          這些公司很年輕,平均年齡只有 3.2 年,大多來自大學的科研項目。如 Dark Blue Labs 來自于牛津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團隊主要成員 Phil Blunsom 是該專業副教授,他們的研究方向是深度學習、自然語義識別等。

          相關技術對于 Google 包括自動駕駛汽車和虛擬私人助理在內的產品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同時 Google 通過這些收購,搶占人才儲備的先機,并建立起與學術界的人才交流渠道。

          Google 一年有 160 多億美元凈利潤,它不著急將人工智能的前沿技術馬上變現,被收購后的初創公司仍然可以專心研究。這種氛圍可以吸引到更多學術界人才加入。Google 在 2014 年花 4 億英鎊買下的 DeepMind 的就是一個例子。

          DeepMind 當時有 50 - 75 人規模的團隊,被收購之后依舊在倫敦國王十字車站附近的辦公室里獨立運營。后來它在2015 年 2 月和2016 年 1 月兩次登上《自然》雜志封面,一本世界上最早也是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

          如今 DeepMind 科研團隊規模已經擴充到 400 人以上,大部分都是計算機和神經科學家。

          除了 Google,蘋果、Twitter、IBM 等大科技公司買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也都很年輕,平均成立 2-3 年時間。

          是另一個活躍買家,但它跟其他幾家大公司收購成立兩三年的初創公司不同,它收購的人工智能公司更成熟,平均成立時間接近十年。

          收購了計算機視覺公司 Itseez 以及Movidius,加快圖像、視頻識別的能力。英特爾還擊敗了 Nvidia 公司買下 Nervana Systems 發展深度學習。Nervana Systems 用于自動駕駛汽車中,通過語音和圖像人工智能技術,識別路上的汽車和行人。

          現在高通、ARM 握著移動設備芯片市場,Nvidia 做顯卡芯片的同時也加入到人工智能領域,比如在 Drive PX 2- Auto Cruise 自動駕駛芯片里,加入神經網絡實時分析汽車身上多個雷達和傳感器采集的信息。

          對著這些競爭,英特爾可以通過收購成熟公司,盡快將前沿技術轉換成商業應用,不錯過正在起來的人工智能生意。



        關鍵詞: 英特爾 人工智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旗县| 永寿县| 伊金霍洛旗| 星座| 衡阳市| 临漳县| 诏安县| 施甸县| 松桃| 青海省| 承德市| 石景山区| 桃园市| 卓尼县| 金乡县| 尉氏县| 土默特右旗| 彭水| 四会市| 绥中县| 曲周县| 东乡族自治县| 赫章县| 广平县| 宁德市| 凌云县| 香港 | 子长县| 宁蒗| 大田县| 夏河县| 通化市| 桦南县| 黄石市| 江口县| 汕尾市| 三门峡市| 平阴县| 平昌县| 宁海县|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