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墮落史”:如何一步步變成雷軍最討厭的樣子
懸而未圓的造富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358.htm2014年9月19日晚,阿里巴巴正式登陸紐交所,再次創造科技創業造富神話,超過30位數億美元級別富翁和數千位千萬元富翁在一夜之間誕生。
當晚,雷軍向阿里多位高管發短信表示祝賀,其中一位高管在向雷軍表達謝意的同時還說,下一個就看小米了。
在小米內部,早期員工都盼望早日實現財務自由,但上市卻遙遙無期。6月下旬,雷軍再次將小米上市時間推遲,他在天津達沃斯論壇上公開表示,小米可能在2025年上市。
小米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王川隨后通過社交媒體解釋稱,說2025年上市是因為小米創辦之初創始團隊認為要做15年才能達到預設目標,事實上小米可能在2025年之后上市,但更可能在此之前。
宣稱2025年上市必然與估值是否合理、智能手機產業飽和、不希望被財報束縛等戰略選擇有關。然而員工都有自己的立場選擇,他們的心態往往隨著從業時長和物質需求的增長而發生變化。
對于工作四五年且期權已經到手的老員工來說,2025年上市的確是一場心智與毅力的考驗,因為部分老員工已經開始抱怨工作量大、拿錢太少,以及沒時間陪伴家人。
一些人選擇將期權轉給在職小米員工代持或選擇讓公司回購,然后跳槽到其他公司。由于小米模式的成功,小米員工在各個公司十分搶手,甚至不乏開出原來兩倍、三倍的薪資。
一位小米網市場部離職員工稱,此前他與對接的多看、小米電視、小米盒子、MIUI等部門的同事,工作起來起早貪黑不要命。但從去年起,很多部門的同事已經開始怠惰,甚至不怎么搭理人,“這種怠惰的風氣很容易內部傳染,所幸公司反應靈敏,及時采取了對策。”
今年6月中旬,小米全員接到口頭通知,公司實行數年的5×12工作制(每周上班5天,每天上班12小時)結束,轉而實行5×8工作制。創業最初的兩三年,小米實行的是更為瘋狂的6×12工作制。
小米公司告訴記者,做出上述調整并無特殊原因,當公司成長至一定規模后,各方面需要步入正軌,要保證員工的持久戰斗力,也要主動為員工減壓。
下一步,如何進化?
對小米而言,即使手機業務遭遇挑戰,它仍然是一家極具競爭力的公司。在手機之外,小米還擁有電視、盒子、路由器和生態鏈業務。按照小米的規劃,之后這些產品也會進駐小米之家,雷軍稱“像無印良品一樣,店里只有50-100件商品,靠50-100件商品征服消費者。”
小米電視、盒子和路由器目前尚未迎來爆發。相比而言,小米所投資的生態鏈企業有幾家發展超出預期。
根據小米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小米生態鏈負責人劉德的說法,過去兩年,小米生態鏈看了600多個團隊,其中投資了55家,有30家是從零開始的初創公司,這30家公司中有20家已經有產品發布,其中年營收上億的有7家,目前估值達到10億美元的獨角獸有4家。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小米剛推出的小米筆記本Air也是由小米生態鏈企業田米科技生產。
根據之前規劃,小米還將在VR、人工智能、金融和影業等方面發力。
VR行業目前處于早期,短期內很難對小米營收帶來明顯的貢獻;人工智能領域小米將以投資為主,類似于小米此前在智能硬件領域布局的生態鏈企業;小米金融于去年5月上線,今年6月小米宣布與新希望聯手進軍銀行業。
此外,小米還投資了互聯網券商老虎證券、P2P平臺積木盒子的母公司PINTEC品鈦集團和分期支付平臺米么金服。由小米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黎萬強掌舵的小米影業也被雷軍寄予厚望。
雷軍說,小米目前處于低谷,但反彈即將全面開始。根據小米向本站最新提供的數據顯示,小米在2016年6月的手機出貨量達到694萬臺,相比年初幾個月的表現,已呈現出上升的勢頭。小米方面預計,下半年的出貨量將明顯開始好轉。
雷軍創業之初欲將小米做到100億美元估值的目標,實現僅用了三年。
隨著小米模式遭遇困境,雷軍開始重新審視小米的做法。從輕資產到親自管理供應鏈,從不做廣告到聘請代言人,從干掉渠道到擴張小米之家,現在的小米手機和傳統手機廠商的套路并無二致。這背后,是對依托于互聯網的純線上商業模式的拷問。
盡管小米最初所堅持的互聯網模式沒有一以貫之,但對產業和用戶帶來的影響,依然巨大而深遠。對中國手機產業來說,一個極具破壞力的鯰魚,讓華為聯想中興OPPO在惶恐中急速進步;而對中國互聯網用戶來說,小米模式將國產山寨機清洗一空,讓人們體驗到高效便捷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加速了中國智能手機的普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