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小米“墮落史”:如何一步步變成雷軍最討厭的樣子

        小米“墮落史”:如何一步步變成雷軍最討厭的樣子

        作者: 時間:2016-08-11 來源:騰訊科技 收藏
        編者按:小米模式的成功讓其成為全球智能手機產業的一匹黑馬,他與蘋果、三星、華為等傳統手機廠商的競爭中走出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是小米未來的增長,將不僅僅依靠小米手機目前所做的新布局,也要靠生態鏈等新業務來支撐。

          曾號稱不做廣告,只在新媒體渠道進行營銷推廣,認為用戶的口碑傳播就是最好的廣告。而現實情況是,由于其鼓吹的性價比模式已經不再具備優勢,僅僅依靠線上新媒體推廣,難以到達三四線城市的目標用戶,于是開始做樓宇廣告,聘請代言人,甚至未來會考慮電視廣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358.htm

          模式變化的同時,隨著逐步變成一家估值高達450億美元、員工人數突破8000人的超級獨角獸時,小米內部員工心態開始出現分化,流程變得復雜,正在變成一家大公司。

          此前對外聲稱公司內部“不開會”,但實際上小米每個部門幾乎都有每周例會和其他大會小會,和所有大公司并無區別。

          在今年初的小米年會上說,小米手機2016年沒有銷量目標,只要開心就好,但這并不代表所有部門和員工都沒有KPI。

          小米MIUI前員工張辰溪向本站講述,小米有些部門仍然有KPI,不過KPI無關手機銷量,而是以盈利多少作為指標,比如他當時所在的MIUI部門,單就“MIUI論壇”這一App的每月盈利就要求不低于50萬元人民幣。

          最近一年小米高層重視營收的變化很明顯。“以前MIUI很少內置來自外部的廣告,而是專門做優化,哪里體驗不好修改哪里,一個功能哪怕沒有壞處,只要對用戶沒有好處,小米就不會上線。”張辰溪說,現在的產品理念是,在考慮用戶體驗的同時,更加看重一個功能賺不賺錢。

          如果用人的一生來對比,小米正在遭遇中年危機:不再輕快、不再高歌猛進,變得成熟穩重、循規蹈矩。最終,小米會逐漸變成一家傳統的手機公司嗎?

          從“不要工廠”到雷老板“親自管工廠”

          實際上,就在召開紅米手機1.1億臺銷量慶功會的四天前,還在小米手機部召開了誓師大會,宣布小米手機進行二次創業。

          在這次大會上,雷軍重點強調了自己從5月18日開始,已經接替小米聯合創始人、供應鏈負責人周光平,直接管理手機產品研發和供應鏈,有信心讓手機及時供貨。

          在4年多的瘋狂成長中,供應鏈的問題就像一顆腫瘤在小米體內不斷擴散,直到這一次雷軍親自上陣,外界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以極具性價比的單品收獲海量銷量,這是小米手機成功的最核心因素,迄今銷量突破1.1億臺的紅米系列便是最好的佐證。

          但是,一位手機廠商供應鏈人士王強告訴本站,單品對于手機廠商的供應鏈管理要求并不高,只要控制好核心部件和成本,做好單品爆款并不是難事,難的是應對多款產品同時生產的供應鏈管控壓力。

          一般來講,智能手機由上百顆物料組成,這意味著至少有上百家供應商。初期,小米同時只生產和銷售一款手機,加上對物料的要求還處于摸索階段,所以供應商并不多,管理起來也相對簡單。

          “小米一炮走紅后,出貨量急劇攀升,供應鏈掌控力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因為沒有備用供應商,一旦主供應商出了問題,就會導致產品跳票、斷貨等問題。”王強對記者說。

          當時,2013年小米手機3的“換芯門”事件,就是為了應付緊迫的交貨需求,小米以低端的高通8274芯片替代了之前宣傳的高通8974芯片,導致消費者不滿。

          小米初期的產品都以高通芯片為主,核心部件都壓在一個供應商之上,對生產節奏的把持自然能力較弱,缺乏議價能力。“在核心環節上,如芯片、屏幕、存儲、生產等方面,手機廠商需要建立至少3個供應商,以備不時之需。”王強說。

          后來,2013年年底雷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親自與英華達、MTK等供應商進行談判,在芯片上引入了高通的競爭對手MTK,以及后期的英偉達;在生產上為了保證供貨,如紅米需求大增時,在代工廠聞泰獨家代工的基礎上,增加了富士康與英華達生產。

          但隨著小米產品款數和類型的不斷增加、銷量的增長以及向海外市場的拓展,小米的供應商體系愈發龐大,最多的時候有超過100家。對于成長的小米而言,如何把控這個“巨無霸”供應鏈是一個巨大挑戰。

          由于對供應鏈缺乏有效的管理,小米的產品總是出現拖延上市、斷貨、跳票等問題。如小米1s青春版原定于2012年的光棍節搶購,最后拖到12月才開售;小米Note頂配版被小米總裁林斌以“追求極致體驗”為理由跳票。

          到今年這個問題愈發嚴重。最新的小米5的發布從2015年下半年直接拖到今年年初,拖延竟達半年多(按照過去小米3與小米4的發布間隔為一年,小米5應該在去年第三季度發布),外界認為是與高通820芯片推遲發布有關,而小米5尊享版拖了更久才上市;要與小米MAX、MIUI 8一同發布的小米手環2,也因為量產原因,推遲了一個月才發布。



        關鍵詞: 小米 雷軍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伦旗| 胶州市| 丰宁| 通州市| 大姚县| 永定县| 麻江县| 徐水县| 商河县| 东莞市| 门源| 左云县| 建平县| 耒阳市| 闽侯县| 通州市| 三门县| 额济纳旗| 浦江县| 论坛| 凤翔县| 济阳县| 东丰县| 沿河| 英德市| 朝阳县| 汕尾市| 镇沅| 石狮市| 黔西县| 临猗县| 应城市| 凤山市| 芜湖县| 当阳市| 新化县| 广元市| 合川市| 景泰县| 正镶白旗|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