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電動汽車換電模式的“完美”與“尷尬”
提起電動汽車的換電模式,大家可能并不陌生,這個曾經一度作為電動汽車界的熱門話題,即使在今天,依然存在著不少討論和爭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226.htm所謂換電模式,顧名思義,就是當電動汽車沒電了,采取更換一塊滿電量電池的方式,瞬間滿血原地復活。采用換電模式,可以很好的打破續航里程的窘境,也免除了充電時間長的困擾,在電動汽車發展的現階段來看,簡直就是一項堪稱完美的理念,然而換電模式的前行道路,額,這就有點兒小尷尬了。
Better Place的短暫輝煌史
Better Place可能不是最早的電池更換公司,但絕對是迄今最轟動的一個,它的誕生,直接讓當時的電動汽車界差點兒懷疑了人生,引發了關于電動汽車究竟是該充電還是該換電的思考,不過同樣地,它的衰亡,也給幻想著換電模式的企業蒙上了濃厚的心理陰影。
故事還得回到2008, 那年正值經濟危機,很多傳統汽車制造商例如通用、克萊斯勒和福特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使得新能源車備受關注。當然,在那個年代的新能源車還沒現在這么能跑,續航里程和充電問題完全是硬傷,憑借著“換電模式”的先進理念和壯志豪情,Better Place成立了,然后迅速籌得8.5億美金。

以色列的Better Place
Better Place當時推行的是三分鐘換電服務,在當時被很多人支持和看好,說實話這項服務就是放在現在也具有十足的吸引力。然而,一個好的開始并沒有讓Better Place坐火箭般飛升,反而很快Better Place就像流星一樣隕落了,2013年5月,這個僅僅風光了6個月的公司就正式宣告破產。
戛然止步的特斯拉換電服務
還在Better Place時代,特斯拉就深深覬覦著換電模式,甚至一直默默籌劃著。隨后Better Place破產,擁有核心技術、用戶群體、基礎設施和整車生產能力的特斯拉表示沒有受到任何驚嚇,毅然決然地投身于換電服務之中。

特斯拉的換電站設想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