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要警惕知識產權濫用和專利流氓行為
在全球各個市場中,各國政府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促進全球半導體產業價值鏈的發展?如何讓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價值鏈中有更好的發展,占據有利位置?哪些領域的政策能夠支持創新、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334.htm在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和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聯合舉辦的“促進全球半導體價值鏈的合作”研討會上,中美半導體行業代表就如何改善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提出了多個建議。
“在標準建立、市場準入、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如何建立開放競爭環境等方面,都要有相關的原則來促進半導體產業發展。”美國半導行業協會副總裁Jimmy Goodrich指出。
美國信息技術產業理事會成員Stephen Ezell表示,參與到全球價值鏈中可能為中國半導體制造業帶來更大的經濟增長。他提出,相關制造業政策必須從4個T——技術(technology)、貿易(trade)、稅收(tax)、人才(talents)方面進行考量。
“中國的研發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從2000年到現在的15年里,中國研發投入密度大幅度增加,增長率高達121.5%。到2026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研發投入最多的國家。”Stephen Ezell指出。
在技術政策方面,公私合作,即政界、商界、學界結合在一起,搭建平臺、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能夠促進流程和產品創新。“這種競爭前的行業合作非常重要,建議中國也不斷地建立起類似的行業協會,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在貿易政策方面,市場必須開放,加入全球性的貿易政策中去,如ITA協定、TPP等。在稅收政策方面,必須給一些企業提供研發的稅收優惠。在人才政策方面,不要只局限于本地的競爭和對抗,而是要吸引全球資源,把全球價值鏈建設起來。
華虹宏力半導體副總裁陳瑛則指出,半導體產業要警惕知識產權和許可的濫用、NPE(專利流氓問題)和需要出口管控政策的改善。
“過去在中國并沒有很多專利流氓或者NPE的行為,但現在有很多,主要以中國公司為目標,我們對這些行為的增加非常擔心,他們會影響整個半導體行業和高科技行業。”陳瑛表示。
她認為,為了保證新進入者能以同樣條件自由進入市場,要阻止半導體行業知識產權濫用,應該要求技術持有者為交易對方提供公平、合理、非歧視性的條件。同時,希望法院、監管機構、立法機構、專利局能夠積極采取措施政策,阻止NPE濫用行為,幫助推動創新,改善整體專利系統。
她還建議,增加出口管控審批流程的透明性、可預測性,并進行定期的出口管控培訓;盡量有單一的行政管理窗口來審議申請、發放出口許可;對出口管控清單進行統一,和需要出口管制規定和合規的實體進行溝通,并針對不合規行為制定相應機制。
Jimmy Goodrich則建議保證自由和開放的市場,建立開放、透明的標準;和中國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打擊假貨,促進半導體產業采購合規和執法的發展;積極參與自由貿易協定,放開對投資的保護,由市場需求決定投入額等。
“政府有錢應當投入基礎性研發,例如化學材料、物理等科學領域,以促進下一代芯片制造業的發展。行業內公司間應該就競爭前合作進行實用性研發,例如新的材料、新的制程技術等,也需要政府資金支持進行預競爭的研發。”Jimmy Goodrich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