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米生態發布會 看小米攪局VR元年
谷歌用了多久將搜索和安卓做到世界霸主?喬布斯用了多少年把蘋果生態中里寥寥幾個產品做到極致?比爾?蓋茨帶著微軟,這么多年也只把產品升級到了WIN10……小米的豪氣與情懷讓人敬佩,真實性與可行性,卻比史書記載的漢廢帝每天做40多件荒唐事更不靠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9068.htm時下炙手可熱的“海昏侯”劉賀,終于被“抬”了出來,同時翻出來的,還有那段被遺忘的“正史”:《漢書》有載,劉賀在位27天,一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最后被權臣霍光組團罷免的——如果不是海昏侯的考古發現引起了全國熱議,可能誰都不會注意史書中的只言片語有何問題。
讓我們來算一道小學數學題:刨去吃喝拉撒睡這些必須耗費時間的行為,滿打滿算劉賀每天也就12個小時即六個時辰來“荒唐”,如果真的是27天搞定1000多件壞事,那每個時辰最少要做7件——而且,還得把史官帶在身邊,并且詳細記下自己到底干了多少壞事,這個可能性有多大?所以,幾乎已經可以斷定,劉賀廢帝事件的背后有陰謀,史實被篡改了。
傳世千載的正史都假話連篇,更何況“一切向錢看”的資本世界?
在2015年小米的年會上,掌門人雷軍對媒體的話仍余音繞梁:“如果用十年的時間,小米有二三十個單品成為了世界第一,我覺得小米就能夠帶領中國的整個產業,改變世界對我們的印象。”——在此之前,我們得先算一筆賬,十年20個世界第一,是平均一年放兩個“衛星”的節奏!
相較之下,那些領先的科技公司,谷歌用了多久將搜索和安卓做到世界霸主?喬布斯用了多少年把蘋果生態中里寥寥幾個產品做到極致?比爾?蓋茨帶著微軟,天天喊著距離破產只有18個月,這么多年也只把自己的產品升級到了WIN10……小米的豪氣與情懷讓人敬佩,真實性與可行性,卻比史書記載的漢廢帝每天做40多件荒唐事更不靠譜。
投資電影的消息還沒有告一段落,小米又在1月中旬的年會上宣布了大事件——將成立小米探索實驗室,進軍VR(虛擬現實)以及機器人等前沿科技。據悉,小米初期將重點投入虛擬現實和智能機器人等新方向,而2016年被認為是公認的VR元年,這會成為小米的主攻方向么?
從“偽科技”到“真百貨”
拋開小米即將進軍VR與機器人領域不談,必須承認的是,單就小米已經構建的產品體系而言,其“為發燒而生”的理念被做到了極致。
眾所周知,現下的小米的產品包含了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小米盒子、智能家居產品以及一些相關的電子產品,包括了手環、插線板、移動電源、空氣凈化器、體重秤、智能血壓計、凈水器等30余款,并且在用戶體驗與生態系統建立方面,穩穩高出同行一籌。
但同樣也必須承認,這些所謂的科技產品,幾乎全部是在已有技術基礎上的拓展與延伸,并沒有革命性的創新成果。在攪局方面,雷軍是行家里手:他所執掌的小米所革命的對象往往是友商而并非產品或技術本身。也許是投資人身份使然,雷軍并不避諱這一點,其曾表示稱,小米生態鏈模式最重要的創新就是把硬件產品用接近成本價的方式銷售,用以架構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平臺,然后再做增值服務:“未來靠硬件賺大錢不是手機市場主流趨勢,硬件將接近成本銷售,互聯網服務是突破。”雷軍如是說。
技術創新向來是小米的短板,而雷軍最擅長的卻是投資。所以,雷軍的根本目的,是要打造一個全新的“小米投資”——或者說以投資和收購為手段,實現“小米百貨”的擴張、以豐富和完善小米版圖中的生態鏈閉環。
不難看出,“為發燒而生”的背后是創新能力的匱乏,生態鏈的打造最終指向了“科技百貨公司”的目標——從手機貼牌的起家之路到今天在新領域的任性買買買,小米扮演的是一個純粹的攪局者角色。所以,與其希望其在技術領域制造革命性的創新成果,倒不如坐等小米攪渾新科技產品的水,讓消費者享受更大的實惠。
“特種兵”OR“雇傭軍”?
回到VR產業,Facebook對Oculus Rift在2014年高達20億美金的收購讓VR產業徹底走向前臺,市場對虛擬技術的關注度空前高漲。目前,谷歌、Facebook、三星、騰訊等科技界巨頭均宣布進軍VR計劃。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虛擬現實公司在VR/AR領域的投資額已突破10億美元,并且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市場潛力巨大,VR/AR硬件和軟件市場潛力將達到1500億美元的規模,預計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100%。
如此“錢景”遠大又即將火爆的市場,怎么可能少了專業“攪局者”小米的身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