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編輯觀點 > 淺論臺灣放寬半導體投資限制

        淺論臺灣放寬半導體投資限制

        ——
        作者:李健 時間:2007-01-01 來源: 收藏

         
            提起制造,臺灣是全球工藝的領先者,而制程則是臺灣少數幾個沒有對大陸開放投資的項目。這一次,臺灣經濟主管機構召開“大陸投資政策審查會議”,會后宣布,茂德、力晶8英寸廠項目(0.25)通過了政策審查,后續的0.18其實也已經通過了審查,這對整個半導體產業不得不說是個震撼。


            初看起來,0.18都已經接近淘汰,0.25更是該走進歷史的垃圾堆,但仔細研究卻并非這么簡單。

          首先,雖然國內如中芯國際等公司已經開始90納米工藝,但畢竟技術距離臺灣還是有不小差距。現在全球已經開始向45納米邁進,投資大陸半導體是在轉移低端產能,確保設備不被遺棄。不僅如此,國內現在主流產品還在0.13左右徘徊,目前的設計也僅僅觸及90納米而已。因此,這些相對落后的工藝并非在國內沒有機會,甚至可以說很有可能搶占國內眾多芯片制造廠商的低端市場。從此,國內中小芯片制造將很難生存,大的如中芯國際其低端市場也將受到沖擊。


            其次,萬事開頭難。0.18來了,0.13還遠么?臺灣政策只是放開了第一步,具體廠商怎么執行就很難說了。目前,0.13是國內的主流 產品,以0.18之名,依靠0.18生產線進行改裝之后生產0.13產品對于企業并不困難。再者,如明基般成立個大陸這邊的子公司,就可以完全繞開政策的限制,直接上馬先進工藝了。果真如此,整個龐大的中國市場就展現在了這些廠商面前,那將是多大的商業誘惑。


            再次,以進軍大陸為名優化自己的競爭優勢。毫無疑問,隨著國內中芯國際等企業的崛起,臺灣眾多中小半導體制造企業切實感受到了技術和成本上的壓力,技術壓力可以自己解決,而成本壓力只能依靠去大陸投資解決。這樣的政策明顯增加了臺灣中小企業的成本優勢,在中低制程的產品領域有了和國內企業一較高下的資本。


            誠然,這次臺灣放開半導體投資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領域,作為臺灣少數的支柱性產業的半導體制造還是需要被嚴格限制投資的,特別是先進技術的臺機電和臺聯電都沒有在開放之列。但這畢竟是塊試金石,如果國內環境和成本真的有利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那么半導體巨頭們自然會心頭癢癢,進軍大陸不是沒可能的事情,畢竟,為了追求更好的企業利潤和發展是臺商來大陸的最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如果大陸抽掉了半導體制造這根筋骨,臺灣又會有什么動蕩呢?



        關鍵詞: 半導體 制造工藝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游戏| 东明县| 调兵山市| 黄骅市| 乐亭县| 新津县| 上饶市| 昌都县| 汾阳市| 淮滨县| 蕉岭县| 温泉县| 镇赉县| 公主岭市| 鹤壁市| 竹山县| 临清市| 唐河县| 亳州市| 达拉特旗| 汾阳市| 轮台县| 奎屯市| 桐梓县| 安达市| 库车县| 长葛市| 安平县| 大邑县| 积石山| 金乡县| 长白| 沅江市| 正宁县| 四子王旗| 高密市| 娄底市| 泸溪县| 青神县|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