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VHDL設計專用串行通信芯片
WTHR.VHD作為整個芯片的發送模塊,其中包括發送保持器、并/串轉換。
端口描述如下:
entity wthr is
port (sen:in STD_LOGIC; --發送使能信號
whtr: in STD_LOGIC; --寫發送保持器信號
dbus: in STD_LOGIC_VECTOR (7 downto 0;
--8位數據線,單向
rsthr:in STD_LOGIC; --清發送保持器
thre:out STD_LOGIC; --發送保持器數據空
thre:out STD_LOGIC; --發送串行數據線
clkout:out STD_LOGIC; --發送數據同步時鐘信號
sclk: in STD_LOGIC); --波特率發生器產生的分頻信號
end wthr;
當發送保持器無數據時,thre信號有效,通知CPU可寫。一旦CPU寫入數據且sen有效,便根據波特率發生器產生的sclk信號將數據并/串轉換,并通過dout和clkout將串行數據和同步時鐘發送。
process (rsthr,sclk,sen,sef) --parallel data to serial data variable l:integer range 0 to 7;
begin
if rsthr='1' then
m=0;
1:=7;
sef='1';
elsif wthr='1'then
sef='0';
elsif sen='1'and sef='0' then
if sclk'event and sclk='1' then
dout=w_p(1);
m=m+1;
l:=1-1;
if m=7 then
m=0;
1:=7;
esf=='1';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3 實現難點及使用VHDL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由于VHDL語言是描述硬件行為的,相對其它開發軟件的高級語言而言,在編程過程中有一些特殊性,所以經常會出現語法正確但無法綜合的問題。其原因多半因為編程者對硬件內部的工作原理了解不夠,寫出的代碼硬件無法實現。通過這塊芯片的設計,在此總結出一些應注意的問題,供大家參考:
(1)在一個進程中只允許一個信號上升沿作為觸發條件。
(2)信號值改變后要經過一個小的延時才能生效,同個信號不能在多個進程中賦值(因為多個信號源不能同時對同一個信號驅動)。
(3)時序電路和組合電路最好不要在同一個進程中,以免費資源。
(4)一個功能模塊最好按上升沿信號分多個進程完成,各進程間用信號聯系。
(5)同一個信號在進程中的值改變后,要注意該值改變前后該進程中其它變量的變化,避免邏輯死鎖。
(6)在順序語句中,注意信號因賦值后需延時改變而與變量的不同。
(7)設計雙向三態數據線時,內部數據線最好讀寫分開。與外部結合時,不同讀數據線之間,讀寫數據線之間應使用三態門,且由讀信號控制。
本設計由于采用了VHDL語言作為輸入方式并細合可編程邏輯門陣列CPLD,大大縮短了設計周期,提高了設計的可靠性、靈活性,使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方便、高效地設計出適合的串行通信芯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