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市場分析 > 世界工廠的半導體尷尬

        世界工廠的半導體尷尬

        作者: 時間:2013-08-01 來源:BWCHINESE中文網 收藏

          從需求方面能印證中國是一個汽車和家電生產非常集中的“世界工廠”。但是,中國沒有培育出能夠滿足這種需求的本地廠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3209.htm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但本土廠商卻發展緩慢。除了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SMIC)以外,中國沒有培育出其他可與全球大型企業展開競爭的廠商,半導體的國產比例一直停留在30%左右。

          原因是中國半導體廠商在電路微細加工技術方面未能趕上全球先進水平,這也讓提出產業升級的中國領導層感到頭痛。

          據業界團體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2012年中國的半導體市場規模為9826.2億元,占全球需求的54.1%。從半導體需求方面也能印證中國是一個汽車和家電生產非常集中的“世界工廠”。

          但是,中國沒有培育出能夠滿足這種需求的本地廠商。2000年前后,為了實現產業升級,中國政府提出了2010年之前將半導體的國產比例提高至50%的目標。

          實際上,中國當時多家半導體廠商相繼成立,但SEMI中國的分析師何新宇表示,這些廠商一直處于微細加工技術比全球大型廠商落后兩代左右的困境。半導體國產比例截至2012年只有36.1%。而且,這個數字還包括了外資企業在中國生產的半導體。

          在中國,2012年半導體產量最高的是韓國SKHynix的中國子公司。這家公司在江蘇省無錫市生產半導體存儲器DRAM。產量排在第二的是美國英特爾的中國子公司,在遼寧省大連市從事個人電腦用半導體芯片組業務。

          為其他公司代工生產半導體的在全球名列第三,在中國半導體企業中卻占據頭把交椅。而華潤微電子等排在第四位以后的代工企業,其銷售額規模還不到的三分之一。

          據美國調查公司IHSIsuppli統計,2012年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國產比例實際為17.5%。盡管如此,目前的產業結構仍是大部分半導體依賴從日美韓臺等地進口。但半導體被視為電子產品的核心部件。

          中國廠商發展落后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人才短缺等無法在技術方面趕上全球先進水平。此外,半導體產業也有其獨特之處,臺灣一家廠商的高管說:“產品單位重量的單價較高,即使從海外空運,也有利可圖。”

          不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很可能帶動中國半導體國產比例的提高。這是因為與個人電腦相比,華為技術等中國廠商在這兩個領域的市場份額更高一些,Isuppli分析師顧文軍認為,中國在半導體采購方面會擁有更大發言權。

          中芯國際計劃再次進入日本市場。為了從日本廠商獲得用于智能手機等的半導體的代工訂單,已經開始展開營銷活動。這也是追隨了這一潮流。日立高科上海董事長柿井秀夫表示,或許日本半導體制造裝置廠商等有必要將中國作為增長空間最大的市場來加以關注。



        關鍵詞: 中芯國際 半導體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北宁市| 神木县| 独山县| 雷山县| 四会市| 图们市| 福贡县| 金寨县| 阳春市| 嵩明县| 海原县| 花莲县| 南和县| 鄂伦春自治旗| 霞浦县| 济宁市| 灵宝市| 莱阳市| 枞阳县| 绥化市| 平乡县| 高邮市| 长丰县| 山阴县| 萍乡市| 旬阳县| 峡江县| 九江县| 米脂县| 榆树市| 龙门县| 芒康县| 凌源市| 宜黄县| 四会市| 昭平县| 洛扎县| 胶州市| 屯昌县|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