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TalusVortexFX的32/28納米節點設計方案

        基于TalusVortexFX的32/28納米節點設計方案

        作者: 時間:2010-12-16 來源:網絡 收藏

          這種技術背后的概念是:對一個更大型的或模塊進行智能分割、將分區分散到整個網絡的服務器上執行實現、最后在主要流程階段自動對這些設計實施重新同步。本質上,這讓設計師能夠處理更大型設計,同時仍可獲得與他們之前在規模更小得多的電路模塊上所實現的相同的吞吐量(即每天單元數)。甚至在使用同等數量的內核/線程的時候,這種分布式的處理速度也較最佳多線程扁平流程要快上2-3倍。

          

        僅多線程vs

          圖10.僅多線程vs.多線程+分布式處理

          物理實現工程師的生產率一般是根據每天單元數來進行衡量。使用最好的常規流程,可能獲得的最大生產率一般約為每天100萬個單元。相較之下,的分布式處理技術可將這一數字提高到每天200-500萬個單元,這種技術貫穿整個流程(對于只布局的門極電路而言,生產率可獲得更高的提升,這是一些用戶會關注的另一指標)。

          還值得關注的是:為物理實現團隊提供了在設計周期早期執行快速的假設分析的能力,實現了最佳的面積、速度和功耗間折衷權衡。但還有一點也不容忽視:DistributedSmartSync技術完全增強了現有Talus1.2技術,進而促進了這款產品的快速采用。

          至于保留現有硬件資源的投資方面,DistributedSmartSync技術讓用戶現有的內存為32GB和64GB的設備能夠得到充分利用。若未采用這項技術而轉向設計,那么將要求用戶的設備要升級為內存128GB或256GB的設備,碰到大型服務器場的話這可能需耗費幾百萬美元。

          除了通過縮短設計周期、提高工程團隊使用扁平方法的能力(在不必添加額外資源的前提下)、提高工程團隊的生產率以外,的使用通過縮短上市時間(贏利時間)還解決了如何滿足日益緊張的開發時間表這一問題。

          總結

          進行及更小尺寸技術設計時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包括低功耗設計、串擾效應、工藝變異以及操作模式和角點數量的顯著增加。微捷碼的TalusVortex1.2物理實現環境完全解決了所有這些問題。

          此外,設計尺寸及復雜性的不斷提高還造成了工程資源(不擴大團隊規模而取得更大成果)、硬件資源(無需升級主板、增加內存或購買全新設備,使用現有設備和服務器場來處理更大型設計)和如何滿足日益緊張開發時間表等方面相關問題的增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通過TalusVortexFX創新性的DistributedSmartSync™(分布式智能同步)技術,TalusVortex顯著地提高了其容量和性能。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多伦县| 汉川市| 张家川| 长治县| 齐齐哈尔市| 镇宁| 淄博市| 武宣县| 迁安市| 二手房| 石台县| 龙井市| 昭平县| 浦江县| 顺义区| 峨眉山市| 武威市| 涪陵区| 宁海县| 乌鲁木齐市| 绥德县| 中山市| 临城县| 滨海县| 惠水县| 邮箱| 公主岭市| 政和县| 侯马市| 恩施市| 桐梓县| 尖扎县| 绥江县| 定结县| 资阳市| 南城县| 额济纳旗| 和顺县| 垣曲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