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筆世界消費電子的近期發展
電視機業的現狀和出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7791.htm著名消費電子市場調研公司NPD Display今年3月報告,世界電視機市場自2004年開始以來到2011年的7年中首見衰退,2011年世界電視機出貨量下降了0.3%,計2.48億臺,該公司7月最新報告又稱,2012年世界電視機出貨量再見下滑,又減1.4%,計2.45億臺。圖2告訴我們,世界電視機出貨量兩年連續衰退,可自2013年后將大致可保持增長的勢頭,據推算,2012~2016年間將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成長,屆時可望達到2.76億臺。全球電視機需求趨軟,原因之一是很多地區經濟不穩定,消費者節約開支,摁緊錢包;二是盡管在中國、亞太、拉美、東歐、中東和非洲等新興市場,2012年電視機出貨量預計同比增長8%,與2011年持平,但未能抵消已完成平板電視轉換的發達國家的需求減少;三是供應商保利惜售,放慢降價速度,預計平均售價今年僅下降4%,比不上前兩年分別下降了10%和6%,勢將影響銷售?! ?/p>

在各類電視機中,液晶電視的增幅雖從2011年的7%將放緩到今年的5%,達2.16億臺,是唯一持續增長的產品,其2012年出貨量所占市場份額將達88%左右,比去年增長6個百分點,預計2015年登頂,可達97%。5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電視機出貨量所占份額將繼續增長,預計今年將達7.7%,2015年可望達到10%。LED背光液晶電視機因價格下降、且可節能(在中國也受到政策鼓勵),故其2012年市場占有率即將從上年的45%大幅上升到69%。等離子電視則由于主力機種競爭力削弱,2012年所占市場份額已減少到僅占5%,未來幾年還將繼續下降。倫敦奧運會盡管開得精彩,遺憾的是對3D電視等新技術沒有帶來什么促進作用,而用iPad和智能手機等來觀看電視轉播的卻大有人在。
我國雖為全球第一大平面電視機市場,但是競爭很激烈,眾多本土品牌廠商和幾乎全部的國際大廠在同一片土地上廝殺。今年更受產品供過于求、通脹壓力、成本激增、政府刺激計劃逐步淡出等因素的困擾,1~5月彩電市場量額齊跌,液晶電視內銷量為1470萬臺,同比下降12.9%,銷售額516.4億元,同比下降19.9%。預計全年電視機零售量將達4191萬臺,同比僅微增0.1%,有說中國電視機市場已到轉型期,今后將開發OLED電視、3D電視和智能電視等新市場。
新型電視一瞥
OLED電視
OLED顯示屏是自發光技術,不像液晶顯示必須背光,明顯改善了圖像顯示,它具有對比度高、響應速度快、色域寬、視角廣、應用溫度范圍寬及能耗低等特性,并能制成可撓式或透明顯示器,OLED的特長就是集中了液晶、PDP和CRT三種主流顯示的優點,被稱為是下一代顯示技術,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前景看好。根據NPD DisplaySearch市調公司發布的報告,OLED TV起步于2012年,或將上市11萬臺,2013年產量可上升到近60萬臺,2014年超過150萬臺,2015年再翻一番,近370萬臺,2017年超過1千萬臺,2018可望達到1800萬臺的規模?! ?/p>

風起云涌的智能手機市場,為OLED顯示屏首先打開了應用的大門,IHS iSuppli預測,2014年用于手機等的小尺寸OLED面板出貨量將達到1.84億個。目前OLED面板市場被三星壟斷,市場占有率達到了98%,“木秀于林,風必摧之”,LG是率先向三星挑戰的企業,也是三星最大的競爭對手。但LG走的是大尺寸電視的道路,5月率先在歐洲推出了55英寸的OLED電視,三星豈甘落后,也悄悄發布了一款同樣尺寸的OLED電視,事實上是韓系公司領跑著這項新產業。日本企業當然也不可能視而不見,索尼與松下攜手共同研發新一代OLED顯示技術,索尼并將采購三星的OLED面板裝配在其明年上市的新電視產品,松下也有意自產OLED面板,夏普也在投入OLED技術的研發。其它廠商如友達光電(AUO)、新奇美(CMI)、彩虹(IRICO)、天馬(Tianma)與京東方(BOE)等也相繼跟進??倸w一句話,OLED電視上市已到了“讀秒”之時。
OLED電視當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成本過高,平均售價8000美元,幾乎是一臺普通液晶電視的十倍。據稱,只要OLED電視價格降至液晶電視的1.3-1.4倍,消費者就有可能轉而選購OLED電視。業內人士表示,近年彩電市場變化極其迅速,液晶電視取代顯像管電視僅僅用了10年,樂觀估計,未來三五年內OLED電視或有望成為市場主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