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上的IT烽火臺歷時7年國內數萬技術專家11次匯聚英特爾中國信息技術峰會
——
從本屆在美國舉行的IDF峰會上,我們可以初步了解今年中國峰會的輪廓。英特爾首席技術官Justin Rattner在開幕式上將全面闡述英特爾公司的發展愿景,他進一步強調,從半導體芯片到軟件、結合業內先進的65納米制程工藝以及英特爾下一代為架構技術,英特爾旨在為產業和用戶提供完整的、基于多核的平臺解決方案,大力促進產業生態系統的持續完善與改進。
在談到數字企業平臺解決方案時,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及數字企業事業部總經理基辛格(Pat P. Gelsinger)表示,英特爾將持續不斷地為大型企業乃至成長中的中小企業提供平臺解決方案,促使企業通過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快速應對市場的機遇和挑戰。
移動事業部總經理馬宏升(Sean M. Maloney)則全面解讀在移動計算領域英特爾的技術路線圖;數字家庭事業部總經理Donald J. MacDonald將討論“如何創造全新消費者使用模式”,改變人們生活方式。
英特爾IDF起初只在美國每年舉辦兩次,現在已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省,日本,印度,東歐,北非,南美等地舉行,成為一個覆蓋全球的最負盛名的信息技術峰會。
英特爾中國區總裁陳偉錠先生指出,“英特爾在中國舉辦IDF的目的是向中國的產業同步介紹世界最新的技術動態,推動國內外業界的合作,從而促進本地信息產業和經濟的發展?!睆?999年開始,英特爾公司的信息技術峰會在中國已舉辦11次之多。而中國IT界人士評價,每一次英特爾IDF峰會就如同“長城上的烽火臺”,傳遞著全球最新、最前瞻和最關鍵的技術與產業信息
作為具有產業洞察力和前瞻性的行業領袖,在英特爾IDF上,業界人士總是可以準確了解和把握整個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技術動態,從而獲得技術創新的啟示。正如英特高級副總裁基辛格所言,英特爾的研發規劃可以遠達未來10年的時間,以每年不少于40億美元研發投入,不少于70億美元資本投入,不懈努力于把握未來的發展趨勢。
正因如此,每年兩屆的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既是對英特爾所完成的“全球最高級別IT技術作業”的審閱,也是英特爾在IT領域的最新策略和前沿技術以及行業發展預測的示范課。去過IDF的人無不為之規模宏大所驚嘆:幾十個主題演講,近百場技術講座、實驗室課程與現場演示,上千名專業人士熱烈討論,幾乎所有國內外領先公司的參展。
人們記憶猶新的是,在2005年上海舉行的秋季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上,英特爾公司7位副總裁、首席戰略專家描繪了多領域的遠景規劃和產品策略,由此構成英特爾全面實施的平臺化戰略。更為引入注目的是,英特爾規劃出未來的多核技術路線圖,同步實施17個以上處理器項目,開創并領導一個全新的多核數字計算及通訊時代。
IDF的成功關鍵在于前瞻性與權威性,而且這種前瞻性不僅表現在技術遠見,還體現于市場預見。2005年春季的中國IDF大會上,我們清楚地聽到一個預言:到2006年70%至85%的臺式機,移動筆記本和服務器將會采用雙核平臺。這一預言在2006年頭兩個月就在中國市場上得到趨勢性應驗。
IDF還給人們更多。業界人士不會忘記,在2001年IDF上,英特爾給處于寒冬的IT行業所注入的強烈信心。英特爾喊出“只有投資未來,才能在經濟衰退中求得生路。” 并決定組建4家世界上最為先進也是最為昂貴的芯片工廠,投資額達100億美元。
在這一屆中國峰會上,全球最著名的英特爾實驗室以主題演講“我們在設計未來”,作為數字世界點燃希望的開場白。更令人鼓舞的是,英特爾為4000余名開發商和工程師指明了一個擺脫困境的技術方向:“低成本+高性能”。英特爾首席技術官轉述了業界傳奇人物安迪•格魯夫一種積極心態:“衰退終將過去,衰退是機會,找到發展方向的公司在衰退之后會更強大?!痹贗DF上空還響起一句美國30年代大蕭條時流行的名言:“當我們拿出人們想買的東西時,我相信商機將重新回來?!?
IDF已經成為營造“產業生態圈”最為有效的大會,英特爾與開發商和經銷商共同探討市場機遇,尋求共同發展的合作方式。而且,這一盛會正在逐漸超越IT產業,而攜手于對接數字生活的其他相關產業。我們在2005年中國峰會上看到寶馬公司的鮮亮身影,因為在寶馬家族7系列上裝備了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在駕乘時不僅能體驗娛樂、音樂、電影帶來的無限樂趣,更能在車上做到時時辦公。
英特爾積極致力于推動數字家庭產業的發展,IDF便成了這一領域最為重要的結盟平臺,吸引更多數字家庭用戶的出色解決方案,各廠商的數字家庭體驗中心成為IDF一道亮麗風景,人們通過參與一系列具有互動和娛樂色彩的特色活動,真實感受創新技術的應用體驗。體驗與以往完全不同的IDF。
共商方向,共享技術,IDF已經成為英特爾幫助中國產業伙伴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交流平臺,英特爾不僅把最新技術與創新成果展示與提供給合作伙伴,而且盡可能廣泛地提供開發工具、專業知識及技術資源,讓眾多相關廠商能夠在最新技術平臺上實現自主開發,進而形成技術產品創新的能力。
正如英特爾所一貫重申“我們絕不僅僅提供一項新技術,因為任何新技術都會過時,我們要幫助合作伙伴提升一種自主創新的能力,并且整合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一個各自都能自主創新的系統?!?
在2001年IDF上,英特爾啟動了中國手機PCA開發商同盟,70余家中國的無線開發商加盟。同時,一攬子提供了超過300種工具來設計移動互聯網終端設備。在2002年IDF上,英特爾公司正式啟動PCA無線手持設備設計“協作計劃”,29家成員聯手推動無線手持設備的設計水平。英特爾認為,中國設計公司能夠針對本地用戶需求進行技術領先的產品創新,因此英特爾將為成員公司提供最新技術及開發工具的支持。
在2003年IDF上,英特爾公司與TCL*集團在深圳共同宣布成立“英特爾—TCL 3C聯合實驗室”,雙方分別派出多名技術專家和工程師組成聯合研發團隊,聯合開發應用于3C融合方面的技術。TCL集團總裁李東生當即表示,這將進一步提升TCL技術的集成能力,實現自主研制新一代多功能數字產品,全面提高TCL產品技術的競爭力。
英特爾在2005年秋季IDF上承諾:將努力使WiMAX*成為一個開放的標準。盡管英特爾巨額投資于該下一代無線標準,但其希望開放這一標準可以大規模普及應用,超越城市的限制,在更為廣闊的農村中使用。
回首英特爾的中國信息技術峰會之路,這位全球信息技術領袖歷時七年,不斷為中國企業帶來全球行業最新發展趨勢、最佳實踐經驗及最新技術產品,并由此完成一部英特爾技術支持中國產業的應用史。
2006年將是英特爾歷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英特爾將跨入“超越之年”。在第12屆英特爾中國信息技術峰會即將到來之際,我們期待它為中國的IT產業帶來更多的驚喜之時,現任英特爾公司亞太區總裁楊旭曾在2002年中國IDF大會上發表的演講猶響在耳:“在中國這個令人激動的市場,中國就像為全世界發明指南針和印刷術一樣,將以新技術影響和推動全球IT工業的發展。英特爾將和國內公司密切合作,使中國贏得全球性成功和國際領先地位。英特爾的成功基于客戶的成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