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太陽能廠2012年量產 蔡力行:5年內挑戰全球前5大
臺積電新事業布局再下一城,16日薄膜太陽能廠正式動土,臺積電新事業總經理蔡力行指出,臺積電將以銅銦鎵硒(CIGS)薄膜產品進軍太陽能產業,預計2014年成本就可挑戰同業First Solar,5年后將導入次世代太陽能技術,挑戰全球前5大太陽能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2801.htm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臺積電向來是以技術立足的公司,對于太陽能技術研發「賭了」,有信心開發出最先進的技術,并兼具成本優勢,他也預估2015年,太陽能新事業的營收將占臺積電總營收的10%。
臺積電指出,薄膜太陽能研發中心與量產廠房第1期投資金額2.58億美元(約新臺幣79.2億元),預計2011年第2季可完成裝機,并于2012年達到先期量產200萬瓦,至于第2期,則將超過700萬瓦,可望創造2,000個工作機會。
執掌新事業已超過1年的蔡力行,過去1年不僅辛苦鉆研綠能技術,更親自跑客戶,他表示,過去這段時間學到很多。蔡力行指出,未來新事業目標仍以太陽能與LED投資為主,努力讓生產、技術上軌道,因此,目前并未考慮再投入其它新能源領域。
蔡力行表示,全球太陽能電池市場將持續成長,預期2009~2015年全球太陽能電池市場年復合成長率可望達23%,其中,CIGS因具有薄膜的低成本價格等優勢,成長率將最高,年復合成長率將達115%,而臺積電選擇投入CIGS薄膜太陽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CIGS是最低碳足跡能源之一,他預估,臺積電太陽能成本在2014年將達到領先地位,同時快速擴張產能,提高市占率。
臺積電計劃3年內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模塊轉換效率將達 14%,產能規模約300至500百萬瓦(MW),屆時,每千瓦發電成本約0.19美元;3~5年轉換效率將進一步提升至16%,產能規模將達1GW,發電成本降至0.14美元;至于5年后,將導入次世代太陽能技術,發電成本將降至0.09美元以下。
蔡力行認為,投入太陽能產業不能只靠政策補助,而必須持續以創新技術降低成本。蔡力行指出,目前太陽能市場競爭者眾,身為后進者的臺積電,不論在技術或市場拓展方面,都須面對相當的挑戰,他期許臺積電能成為技術提供者,推動太陽能事業長期成長。太陽能對臺積電將是有獲利與高成長潛力的新事業,至于何時能真正獲利,蔡力行表示,須待2012年進入量產時才會有眉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