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上海各人工智能創新融合載體乘勢而起 龍頭齊聚賦能千行百業

        上海各人工智能創新融合載體乘勢而起 龍頭齊聚賦能千行百業

        發布人:芯股嬸 時間:2024-07-04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將于7月4日至6日在上海舉行。在已經連續7年參與承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徐匯濱江,去年大會后啟動建設了全國首個、上海唯一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掛牌9個多月來已集聚80余家大模型企業。

          在徐匯濱江,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應用于能源、金融、旅游、教育等“千行百業”。今年5月,徐匯行政服務中心上線全市首個政務服務大模型,技術支持來自阿里云,目前阿里巴巴位于徐匯濱江的新園區已投入使用。

          類似案例不勝枚舉。記者采訪中發現,相較“競爭對手”,徐匯濱江的AI企業更看重生態的協同共建——“自主研發”無論出自誰手,都會令同行感到振奮。這恰好呼應了模速空間建設的初衷:力爭代表上海和國家贏取全球科技戰略競爭主動權。

          高度的產業集聚和技術聚合,讓扎根在此的企業、研發機構、創業團隊都能以更富遠見的視野格局,思考人工智能之于人類、地球乃至宇宙的影響力?!耙陨浦谴偕浦巍蓖苿覣I向善,不僅是行業企業的愿景,也呼應了今年大會的主題: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

          803億元,這是去年徐匯區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總產出;超30%,這是近五年來徐匯人工智能產業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連續7年承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溢出效應,正持續推動徐匯加快發展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力爭在“十四五”期末達到千億級規模。

          目前,模速空間一期、二期2萬平方米已投入運營,未來總計將提供10萬平方米的大模型產業辦公場地。與物理空間同步亮相的還有模速空間的算力調度、開放數據、評測服務、金融服務、大模型合規指導中心等全要素功能平臺,構建起輻射上海和全國的大模型服務樞紐。今年3月,徐匯區成立新型工業化推進辦公室,聚焦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專業支撐。

          備案服務是模速空間吸引不少優質企業入駐的“加分項”。據悉,目前徐匯已累計支持22個大模型通過上線備案,占全市總數的2/3。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還將發布《徐匯區關于支持西岸人工智能大模型科創街區建設的扶持意見》,以期培育更多垂類應用的鏈主企業,吸引更多大模型企業及人才。

          “算力決定了模型的速度,語料決定了模型的質量?!眮碜孕靺R區新型工業化辦、區科委等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跟記者提及這句話。政府部門對于產業發展深刻、精準的認知,讓不少企業都與徐匯區一拍即合,決定入駐。

          經營大模型語料數據的上海庫帕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入駐模速空間的庫帕思是典型的大模型基礎層企業,目前已完成語料運營平臺1.0建設,按照“采、洗、標、測、用”五位一體布局,可實現語料按需定制交付。

          今年大會期間,庫帕思將與大模型語料數據聯盟等舉辦語料專題論壇,發布AI語料產品、運營平臺、建設導則,圍繞高質量語料高效賦能大模型產業發展,向市場傳遞重構語料生態的頂層設計理念,促進語料生態完善。

          在模速空間,去年11月入駐的達卯智能是一家具備能源大模型全棧自研能力的高科技企業,可為算力、交通、工商業等行業提供自適應能量系統的模型評估、模型訓練、模型微調、模型應用等專業服務

          達卯智能CEO秦岳介紹,達卯智能的能源大模型和“生成式AI虛擬電廠”應用,已實現對源網荷儲數據的深度學習和精準預測,能為能量系統動態平衡提供最優策略,眼下正作為徐匯區能源大模型垂類示范應用場景,在徐匯濱江開展專屬模型訓練和AI虛擬電廠應用示范。

          讓區域內的人工智能企業和機構共同參與治理,是徐匯濱江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的重要邏輯。

          以“西岸數字谷”為品牌,西岸智塔、模速空間等徐匯濱江的AI生態主要承載地,已分別構建起“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垂直硅谷”架構和“一家企業自成一個大模型體系”的科創街區形態。2020年正式啟用的西岸智塔,目前已集聚1位圖靈獎得主、8位院士、150余位博士和近3000名專業技術人才入駐辦公,累計產生專利、商標、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1萬余項。

          在智力匯聚和載體集聚的基礎上,徐匯濱江區域內大模型產業生態持續優化,通用模型平臺開始發揮磁吸效應。眼下,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與極氪汽車、央視上海總站,MiniMax與米哈游、作業幫等企業的大模型生態協同已初具規模。

          良性的產業發展生態是“AI向善”的基石?!斑~向AGI(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能為人類創造更多價值,而非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睂τ凇癆I是否會取代人類”這一議題,一位模速空間的企業負責人這樣描述:大模型能為人類提供決策支撐和可能性分析,幫助人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在AGI真正實現之前,AI與人類將是協同互進的關系,人類始終是為AI指引方向的那一方。

          60余家

          這是滴水湖AI創新港自去年8月至今導入的重點企業數量

          200億元

          這是今年臨港新片區集成電路產業有望突破的產值,1—5月已達93.5億元

          臨港

          滴水湖AI創新港推動“才”“育”“創”“產”協同

          人才培養:前移到產業一線

          本報記者胡幸陽

          近日,華東師范大學滴水湖國際軟件學院在滴水湖AI創新港成立。作為臨港新片區人工智能企業和應用場景集聚的新空間,滴水湖AI創新港自去年8月至今,已經導入了寧德時代智能、中科創達、商湯絕影、蘭桂騏等前沿產業重點企業60余家,覆蓋前沿智算芯片、軟件工具、智能終端、智能算力等產業鏈多個環節,吸引相關產業人才超3000人。

          軟件學院的落地,進一步填補了基礎創新、人才供給、國際交流等環節的缺口,使臨港新片區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更趨完整完善。

          AI芯片設計企業要完成流片和客戶驗證,整車操作系統要實現自主可控……港城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滴水湖AI創新港內概倫電子、華大九天、滴水智行等行業龍頭企業急需研發和人才資源,支撐技術和產品的進一步迭代創新。比如滴水智行,作為上市公司中科創達的全資子公司,正和臨港新片區共建整車操作系統“滴水OS”。滴水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公司希望能與高校或科研機構共建實驗室;另一方面,公司需要更多產業人才,最好是在學習階段就能接觸到行業前沿動態和技術、擁有項目經驗的人才。

          華東師范大學滴水湖國際軟件學院的基礎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優勢資源正是滴水湖AI創新港的企業所需要的。華師大也希望能進一步疏通從原始創新到轉化應用間的堵點,針對市場需求強化關鍵軟件技術創新、加速學術成果落地;學校培養的人才,也要能迅速進入行業,為產業發展賦能。

          為推動人才鏈、育人鏈、創新鏈、產業鏈“四鏈”協同發展,新成立的滴水湖國際軟件學院“把辦學前移到產業一線”,辦學地點就設在滴水湖AI創新港內。學院與企業共建實驗室,學校出人才,企業出課題和資金,讓科研更貼合市場需求,具備更多落地轉化的價值。

          滴水湖國際軟件學院成立的同時,示范性軟件學院聯盟關鍵軟件技術創新平臺和臨港工業軟件產教融合平臺同步設立。華東師范大學校長助理吳健表示,商飛上航工業、上海微電子、華大九天、東軟集團等諸多共建企業對面向航空航天、軌道交流、集成電路等領域的安全可信控制軟件有迫切需求,兩個平臺將與其共同致力于可信工業軟件人才培養和技術攻關。

          基于人工智能與集成電路產業的強關聯性,目前,臨港新片區正不斷推動集成電路設計、設備、材料、制造、封裝、測試、離岸貿易等全鏈條布局。今年是集成電路產業產值突破的一年,1—5月產值已達93.5億元,全年將有望突破200億元。臨港新片區還瞄準下一代半導體——寬禁帶半導體,將牽頭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助力上海建設成為全國寬禁帶半導體產業鏈最全、創新能力最強、應用生態最好的基地,進一步賦能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場景方面,臨港新片區在智能駕駛領域布局領先,已形成智能出租、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等多業態應用格局。

          應用場景牽引、軟硬件產業支撐下,臨港新片區正在滴水湖AI創新港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重要集聚地。記者獲悉,港城集團正與浦東軟件園聯合引入算力、算法、數據、人工智能模型頭部企業,共同打造垂直應用領域的AI模型生態體系。

          1.7米 48千克

          這是鈦虎即將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的身高和自重,比同類型機器人更輕便

          490牛·米

          髖關節峰值扭矩刷新行業紀錄,滿足復雜環境中的高爆發要求

          閔行

          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聚集“機器人天團”

          具身智能:實現更復雜行為

          本報記者黃勇娣

          在ChatGPT、Sora之后,又一個AI概念火遍全球——具身智能(Embodied AI)。

          7月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閔行區經委、區投促、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將共同舉辦“2024WAIC具身智能與智能機器人產業鏈生態論壇”。

          值得關注的是,一批閔行企業也將在現場進行新產品首發。其中,一款“身高1.7米的全尺寸機器人”格外搶眼,不僅實現了單腿跳躍的操作,其具有的高達490?!っ椎捏y關節峰值扭矩,還刷新了行業紀錄,可滿足人形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高爆發要求。

          具身智能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圖靈在當年的論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定義為機器像人一樣能與環境交互感知、自主規劃、決策和執行。

          2024年,隨著AI大模型橫空出世,具身智能在學術界和產業界掀起浪潮。圖靈獎得主、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長姚期智認為,人工智能領域下一個挑戰將是實現“具身通用人工智能”。微軟、谷歌、英偉達等大廠都對具身智能展開了大量研究。

          本周六的2024WAIC具身智能與智能機器人產業鏈生態論壇上,將有3家企業的產品首次發布。同時,長三角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產業鏈聯合體將正式成立,閔行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趨勢分享及圖譜也將首次亮相。

          在具身智能戰場上,世界技術巨頭們正投入巨大的資金和資源展開激烈角逐。作為上海市四大人工智能創新融合載體之一,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也不甘落后。經過幾年的發展,這里已聚集形成了“機器人天團”,比如人們熟知的達闥機器人、方酋機器人、博珖機器人、智世機器人、鯨魚機器人、海神機器人等。

          今年,這些代表企業更是乘勢而起、動作頻頻。論壇上,來自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的非夕科技、颯智智能和鈦虎機器人等企業,也將重磅發布各自的最新優勢產品。

          其中,非夕科技發布的具身智能大腦系統,提供機器人“看”“聽”“移動”“決策”等基本能力,其Any Skill系列的原子技能可讓機器人將不同的能力更好地配合在一起,實現更復雜的行為,可應用于零售分揀、家庭服務、商業服務、科研教育等場景。颯智智能發布的雙臂機器人,通過激光視覺多通道微米級導航定位技術,可使機器人精準找到作業工位,同時,搭配力覺傳感器,讓機器人能夠輕輕拿起東西或進行精細操作,生產過程更加高效。鈦虎帶來的是T170A全尺寸人形機器人。該機器人身高1.7米,自重48千克,相比于行業同類型機器人60—70千克的自重輕便不少,具有高達490?!っ椎捏y關節峰值扭矩,刷新行業紀錄,滿足了人形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高爆發要求。

          智能機器人正在具身智能的加持下,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響力,成為制造業的新變革者。今年4月,首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暨具身智能峰會上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測,至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7.6億元,到2029年有望擴大至750億元,占據全球市場超過30%。

          上海閔行正聚焦人工智能加快發展“四智”產業。2019年7月誕生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重點發展“智能機器人、智能運載系統、智能傳感器、智能新硬件”等“四智”產業。2023年,試驗區全域實現規上工業產值超600億元,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全市首批17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試驗區與張江、臨港、徐匯西岸等其他載體區域錯位發展,計劃用10年時間打造千億產值規模。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半導體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会理县| 宿松县| 永顺县| 郓城县| 当涂县| 横山县| 建瓯市| 德江县| 北辰区| 东莞市| 河津市| 新郑市| 民权县| 安化县| 巴东县| 广安市| 昌宁县| 贵阳市| 仙桃市| 襄樊市| 辉南县| 克东县| 鸡泽县| 红河县| 景德镇市| 揭阳市| 新邵县| 娄烦县| 甘泉县| 福建省| 阿克苏市| 海南省| 宁阳县| 赫章县| 大港区| 东丰县| 文登市| 民县| 汝州市| 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