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半導體產業整合駛入快車道
近年來,在復雜的國際環境形勢下,各國政府進一步強調供應鏈本土化,從而降低對外部半導體供應商的依賴,與此同時,全球半導體產業資源整合也正在提速。
近期,全球范圍內出現了多起半導體領域收購及合并項目,涉及多個行業熱點領域,如氮化鎵、碳化硅、晶圓代工、AI芯片等。
013.39億美元,瑞薩電子完成對Transphorm的收購
當地時間6月20日,瑞薩電子宣布完成對氮化鎵(GaN)功率半導體全球供應商Transphorm的收購。
△圖片來源:瑞薩電子
今年年初,瑞薩電子與Transphorm達成最終協議,前者子公司將以每股5.10美元現金收購后者所有已發行普通股,交易估值約為3.3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62億元)。
瑞薩當時表示,此次收購將為瑞薩提供GaN的內部技術,從而擴展其在電動汽車、計算(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可再生能源、工業電源以及快速充電器/適配器等快速增長市場的業務范圍。而隨著此次收購的完成,瑞薩電子將立即開始提供基于GaN的功率產品和相關參考設計,以滿足對寬禁帶(WBG)半導體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與傳統的硅基器件相比,GaN和碳化硅 (SiC) 等WBG材料具有出色的功率效率、更高的開關頻率和較小的占用空間,因此被視為下一代功率半導體的關鍵技術。受電動汽車(EV)、變頻器、數據中心服務器、人工智能 (AI)、可再生能源、工業電源轉換和消費應用等需求的推動,GaN和SiC產品預計在未來十年內都將快速增長。
據官方介紹,投資電源業務是瑞薩實現可持續長期增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鞏固在該領域的地位,近年來瑞薩電子采取了包括并購、擴產、合作等在內的一系列舉措,如開設專門生產電源產品的300mm晶圓廠甲府工廠;在高崎工廠增加一條新的SiC生產線;與Wolfspeed達成協議,確保未來10年SiC晶圓的穩定供應。
02重點支持碳化硅等業務,芯聯集成擬收購子公司72.33%股權
6月21日,國內晶圓代工廠商芯聯越州集成電路制造(紹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聯集成”)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濱海芯興、遠致一號等15名交易對方購買其合計持有的芯聯越州72.33%股權。
據悉,芯聯越州系芯聯集成控股子公司,本次交易為芯聯集成收購控股子公司少數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芯聯越州將成為芯聯集成的全資子公司,芯聯越州股東權益將100%納入芯聯集成合并范圍。
△圖片來源:芯聯集成公告截圖
不過,公告中并未提及本次收購的具體交易方案,如標的資產評估及作價、現金支付比例、發行股份數量等。芯聯集成表示,經交易雙方充分協商確定,在標的資產相關審計、評估工作完成后,將與交易對方簽署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協議之補充協議,對最終交易價格和交易方案進行確認,并在重組報告書中予以披露。
公告顯示,芯聯集成主要從事MEMS、IGBT、MOSFET、模擬IC、MCU的研發、生產、銷售,為汽車、新能源、工控、家電等領域提供完整的系統代工解決方案。2023年5月10日,芯聯集成登陸科創板上市。
據悉,芯聯越州系芯聯集成IPO募投項目“二期晶圓制造項目”實施主體,該項目規劃投資總額110.00億元,將建成一條月產7萬片的硅基8英寸晶圓加工生產線。目前,芯聯越州的硅基IGBT和硅基MOSFET的產能為7萬片/月,SiC MOSFET產能為5000片/月。
據官方介紹,2023年,芯聯越州6英寸SiC MOSFET出貨量已達國內第一。2024年4月,芯聯越州8英寸SiC MOSFET工程批順利下線,預計于2025年實現量產,有望成為國內首家規模量產8英寸SiC MOSFET的企業。
芯聯集成表示,通過本次交易,公司不僅將集中優勢重點支持碳化硅、高壓模擬IC等業務發展,同時將通過整合管控實現對一期10萬片和二期7萬片8英寸硅基產能的一體化管理。
037.93億元,納芯微收購麥歌恩79.31%股份
近日,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芯微”)發布公告顯示,擬收購上海麥歌恩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歌恩”)合計79.31%的股份,收購對價合計達7.93億元。
根據公告,納芯微擬以現金方式收購矽??萍贾苯映钟械柠湼瓒?2.68%股份,擬以現金方式收購矽??萍纪ㄟ^上海萊睿間接持有的麥歌恩5.6%股份,合計收購麥歌恩68.28%的股份,收購對價合計6.83億元。
△圖片來源:納芯微公告截圖
此外,納芯微擬收購朱劍宇、姜杰所持上海萊睿出資總額的13.51%的財產份額(對應所持麥歌恩2.37%的股份)以及方駿、魏世忠所持上海留詞出資總額的43.82%的財產份額(對應所持麥歌恩8.66%的股份),收購對價合計1.1億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納芯微將直接及間接持有麥歌恩79.31%的股份,后者將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納入納芯微合并報表范圍。
資料顯示,納芯微專注于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集成電路研發和銷售,聚焦傳感器、信號鏈和電源管理三大產品方向,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泛能源及消費電子領域。公司的磁電流傳感器自2022年中開始實現量產,2023年該品類營收主要來自于光伏應用市場,2024年將有望逐步拓展至汽車三電系統應用,成為2024年傳感器營收的重要增量。
麥歌恩成立于2009年,專注于以磁電感應技術和智能運動控制為基礎的混合信號芯片研發、生產和銷售,核心團隊來自霍尼韋爾(Honeywell)、邁凌(MaxLinear)、美滿電子(Marvell)等傳感器和半導體頭部企業,目前主要產品為磁傳感器芯片。
納芯微表示,此次收購有助于豐富公司磁編碼、磁開關等磁傳感器的產品品類,增強公司整體的技術實力和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公司在磁傳感器領域的市場覆蓋度和占有率及原材料采購成本優勢。
04挑戰英偉達,韓國兩家AI芯片廠商尋求合并
近日,據路透社,韓國人工智能芯片公司Rebellions和Sapeon Korea正在尋求合并,以期在開發下一代芯片競賽中取得領先地位。
兩家公司預計,合并協議將在今年第三季度簽署,合并后的公司將于年底前成立。報道稱,合并后的公司將尋求在人工智能使用的神經處理單元 (NPU) 領域占據強勢地位,而Rebellions則負責合并后實體的管理。
△圖片來源:拍信網
從成立時間來看,Rebellions和Sapeon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均屬于初創公司,前者成立于2020年,后者則成立于2022年。有業內人士表示,若計劃順利進行,Rebellions與Sapeon的合并將誕生韓國第一家半導體獨角獸公司,新公司的企業價值估計為2兆韓元 (約15億美元)。
Rebellions和Sapeon母公司SK Telecom在一份聯合申明中表示,我們一致認為,韓國需要一家領先的人工智能芯片設計公司,以便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與英偉達等公司競爭。
SK Telecom還指出,隨著人工智能的持續蓬勃發展,Rebellions與Sapeon的合并將是韓國挑戰全球AI芯片領導者Nvidia的最新嘗試。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