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擴大對半導體、量子計算相關的四項技術出口限制,7月生效
據彭博社報道,日本正計劃擴大對半導體、量子計算相關的四項技術的出口限制。
報道指出,日本的新措施將影響用于分析納米粒子圖象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用于改進半導體設計的全柵極晶體管技術。同時,日本還將要求量子計算機中使用的低溫CMOS電路,以及量子計算機本身的出口都必須要取得許可證。而這項限制的對象,不僅包括了中國大陸,也包括了其最受惠國貿易伙伴的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
日本經濟產業省日前表示,此計劃目的在更好的監管軍事用途零組件的出口,并與世界各地的類似計劃保持一致。日本經濟產業省強調,經過最后期限為5月25日的公眾意見征詢后,這一計劃最早將于7月份生效。
事實上,在2023年,日本在美國的施壓下,擴大了對23種先進芯片制造技術的出口限制。而該項管制內容的實施是在美國2022年10月出臺限制半導體對華出口之后采取的。
依照現行的監管標準,對于制造電路線寬在10~14nm以下先進半導體所需的制造設備都必須要進行全面的出口管制。美國要求擴大管到針對被稱為通用產品的一般半導體的部分設備。這一要求被認為可能是考慮到在半導體晶圓上應用的曝光設備、還有制造3D儲存元件的蝕刻設備等。在日本半導體設備企業中,Nikon和Tokyo Electron擁有很強的技術實力。
報道還進一步指出,限制內容還針對信越化學工業有關系的感光材料等要求限制對中國的出口。而美國也準備要求荷蘭停止在2023年管制之前出售給中國的受限的半導體制造設備的維修和服務。
近日,ASML前CEO Peter Wennink在股東大會上,“我們可以為他們(中國客戶)提供服務,但不能使用美國制造的零部件,以及使用來自美國、受出口管制的零部件。”Peter Wennink強調,“這些(限制)只適用于數量有限的(DUV)系統。但我們可以安裝它們。我們出售的任何其他系統,我們都可以安裝并提供服務。”因此,這些限制“不會對ASML的2025年至2030年的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因為受影響的中國工廠數量有限”。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