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廠商開始恢復提前下單備貨,中芯國際收入超預期大增20%
5月9日晚間,中芯國際(0981.HK)披露2024年一季報。據公司港股財報,2024年一季度營收為17.50億美元, 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9.7%,環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長4.3%。公司毛利率為13.7%。
這一表現超過了公司先前給出的預測。按照原先的業績指引,公司預計今年一季度季度收入環比增長在0至2%,毛利率預計在9%至11%之間。
中芯國際管理層認為,一季度超預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客戶的備貨意愿有所上升。
過去的2023年,半導體行業處于周期底部,全球市場需求疲軟,供過于求,消費電子行業的客戶庫存普遍偏高。因此去年全年貫穿半導體行業的主題是“降價-減產-去庫存”。
產品跌價、庫存積壓也導致半導體公司的利潤大幅度縮水。最新的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凈利潤為7180萬美元,同比下降68.9%。去年全年,公司凈利潤減半,相比前一年減少了50.4%。而據中芯國際解釋,凈利潤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產品組合變動、折舊增加及投資收益減少所致。
而隨著2024年行業逐漸進入復蘇的軌道,長達一年的去庫存已見成效,主要客戶的庫存消耗已經到了一個健康的水平。因此今年剛一開始,公司的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產品客戶愿意提前下訂單備貨,嘗試增加庫存。
根據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在財報電話業績會上透露,今年一季度已經收到了一些來自智能手機、電腦等客戶的急單,目前公司12納米產線的產能已經接近滿載,還有部分優先級靠后客戶的訂單無法當期滿足正在協調排隊延期。
對于今年第二季度,中芯國際管理層給出了新的業績指引,公司收入將在一季度基礎上繼續增長5%至7%。
此前,中芯國際管理層預計公司2024年銷售收入同比個位數增長。按照中芯國際CEO趙海軍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介紹,這一具體數字為8%。
在這樣的前提下,公司今年目標是“在外部環境無重大變化的前提下,銷售收入增幅可超過可比同業的平均水平”,相比今年4月提出的“不低于可比同業的平均水平”更加樂觀。
而過去一年,以中芯國際為首的國產半導體廠商也在同步建廠擴產。統一折算成8英寸晶圓衡量擴產規模,2024年第一季度,中芯國際共出貨179萬片,2023年第一季度時僅為125.2萬片,同比增長43.4%,年末第四季度為為167.5萬片,環比增長也超過了7%;在此期間新增的產能主要是12英寸晶圓先進產能。
在需求不振、庫存積壓的行業下行周期中堅持擴產,產能利用率是當前外界關注半導體公司健康發展的一項最重要的指標。2024年一季度,中芯國際產能利用率為80.8%,而去年第一季度為68.1%,第四季度產能利用率為76.9%,正緩慢回升。
產能利用率能夠反映在市場周期變化中的供求關系,直接決定了行業未來是否盈利。趙海軍今年也曾經在采訪中直言,芯片代工行業的產能利用率短時間內很難回到前幾年90%以上的高位。
而據其判斷,在市場重新回到供需平衡的過程中,上半年預計會穩步保持增長,下半年則還需要繼續觀察。公司對于今年的全面復蘇仍然抱持謹慎樂觀。
另外一家國產晶圓代工大廠華虹半導體(1347.HK)的財報也印證了這一點。華虹半導體一季度收入4.6億美元、凈利潤318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下滑27.1%、79.1%。華虹半導體CEO唐均君業表示,半導體行業目前仍然尚未擺脫低迷周期的影響。
但在該季度,公司最新的產能利用率相比去年年底提高進一步至91.7%,銷售收入、毛利率環比均有提升,超出外界預期。財報公布后,瑞銀也給予了華虹半導體“中性”評級,評價稱雖然公司利潤率上升空間受限,但“最壞情況已過”。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