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需求開始反彈?韓國10月早期出口數據一年來首次回暖
韓國在全球供應鏈和科技領域的關鍵地位,使其出口數據有全球經濟“煤礦中的金絲雀”之稱,被視為反映國際貿易繁榮程度的重要參考之一。
而根據韓國海關總署周一公布的數據,10月前20天,韓國日均發貨量同比增長8.6%,自去年9月以來首次增長。這對監控全球商業健康的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們來說,無疑代表著外部需求復蘇的跡象。
當然,這對韓國來說也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消息。韓國嚴重依賴于外部貿易帶來的出口增長,在經歷了一年的萎靡后,出口改善的前景代表著韓國自身生產的回暖。
韓國政府也希望在年底前能看到全月出口恢復同比增長,如果十月份早期數據的提振延續下去,這將為韓國帶來強勁的經濟增長。
芯片反彈
貿易報告顯示,10月前20天,韓國總體出口額同比增長4.6%,而進口增長0.6%。
其中作為韓國最大的出口市場,韓國對中國的出口下降6.1%,但這是去年夏天以來的最小降幅。與此同時,韓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長了12.7%,對日本的出口增長了20%,對新加坡的出口增長了37.5%。
分產品類別來看,韓國石油產品出口增長14.5%,乘用車出口增長了24.7%,船舶出口增長63%,無線通信設備出口增長6.1%。其中,韓國的石油產品出境情況可以反應全球工業投入的發展。
而作為韓國最大搖錢樹的半導體銷量在10月早期也出現反彈跡象,尤其是NAND閃存。10月前20天韓國半導體銷售額為5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4%,但大幅低于9月14.4%的降幅。
韓國元大證券經濟學家Jeong Wonil表示,芯片價格的反彈帶動了出口的反彈,但明年市場可能看到高增長、高利率和高通脹結合在一起的奇怪景象。
韓國央行也在周一的一份報告中強調了半導體需求的復蘇,指出上個月DRAM存儲芯片價格自一年半以來首次上漲,并預計明年市場樂觀情緒將繼續增強。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