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發力半導體,深度參與全球芯片供應鏈
越南自動化協會主席、原科技部部長阮權表示,越南的目標是到2030年成為東盟和東亞芯片生產的領先國家,并深入參與全球生產和供應鏈。

阮權表示,美越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是為越南芯片產業發展開辟機遇的有利條件。
他相信,隨著越南與美國加強合作,許多半導體和芯片領域的大型企業將來到越南進行合作和投資,從而為當地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Quan表示,此前越南雖然稀土儲量估計位居世界第三,但并沒有半導體電子材料產業。越南與日本合作開采和加工稀土,當時的市場需求太低。
目前,隨著市場更加廣闊,在發達國家的技術和資金支持下,稀土資源將有機會被開發和加工,為當地半導體產業創造原材料。
此外,國內科技企業也需要加入進來,作為實現芯片研發和商業化的關鍵力量。他以菲亞特動力科技為例,他表示,該公司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強大的研究團隊以及軟件和信息技術開發經驗,可以利用自身優勢投資芯片的研究、設計、測試、制造和商業化。
他表示,越南在該領域的機遇和前景是光明的。最初幾年,中國可能會在技術轉讓、測試和生產方面遇到困難,但當它趕上全球供應和生產鏈時,就會克服。

他表示,目前,當市場更加開放,在發達國家的技術和資金支持下,稀土資源將有機會在越南進行開采和加工,為半導體行業創造新的原材料來源和微芯片。
他說,該國必須向世界展示其在半導體行業的能力和人力資源。
除了國際資源和世界各大企業在該領域的投資外,越南還需要為芯片研究和生產準備內部資源和投資資金。
他補充說,越南必須堅定決心,將半導體產業視為國家產業發展的突破口。
同時,隨著全球IC設計公司將業務轉移到越南,越南地方和企業正在吸引設計人才深度加入全球集成電路供應鏈。
越南胡志明國立大學集成電路設計研究與教育中心的Dang Luong Mo教授表示,胡志明市正在吸引IC企業。在西貢高科技園區(SHTP),由外國IC公司與SHTP聯合開發的國際電子培訓中心(IETC)和SHTP微芯片設計中心最近開始運營。該市還擁有約 50 家微芯片設計公司,其中主要是全球 IC 生產和供應鏈中的外資企業。
到2030年,該市的目標是通過勞動力培訓、電子芯片市場拓展、設計成果的有效利用以及持續吸引外國集成電路企業來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信息和通信部副部長Nguyen Huy Dung表示,越南希望成為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不僅在編程和封裝方面,而且在設計、開發以及將IC集成到硬件產品中等各個方面,特別是在當前的物聯網世界中。
來源:EETOP
--End--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