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光刻機出口管制本周五生效!
#財經新勢力#
本周五,荷蘭將加入美國和日本的行列,對尖端芯片制造設備實施出口管制。知情人士稱,在新規定生效之前,中國芯片制造商一直在爭相收購重要設備。官方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從荷蘭進口的光刻機設備已經超過了2022年全年的總量。
荷蘭的監管規定沒有點名中國,但預計此規定將對亞洲最大經濟體造成打擊,因為面對美國的壓力,中國正競相建立自己的芯片供應鏈。

以下是關于荷蘭新規需要了解的四個方面。
1. 荷蘭的出口管制涵蓋什么類型的設備?
這些規定涵蓋了一小部分用于芯片制造工藝的極其先進的設備,即浸沒式深紫外(DUV)光刻機和原子層沉積(ALD)設備。
光刻是指在晶圓上投射和印刷設計的電路微納圖形。DUV光刻機對于大多數電子設備中使用的大多數芯片的生產至關重要,包括存儲芯片,處理器和傳感器芯片等。
只有荷蘭的ASML公司和日本的尼康公司能生產7納米芯片制造所需的浸入式DUV光刻機設備。這是中國最領先的中芯國際目前所具備的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工藝。國際競爭對手已經領先了好幾代。
ASML表示,其最先進的DUV設備(NXT2000i及以上型號)屬于新規定的范圍,但其主流DUV設備(NXT1980i及一下)不屬于新規定的范圍。自2019年以來,該公司已被禁止向中國出口其更先進的EUV(極紫外線)光刻機。
與此同時,ALD涉及到在晶圓上沉積各種材料,以形成極其精細的芯片層。另一家總部位于荷蘭的公司ASM International是這類設備的全球領導者。
2. 荷蘭為什么要出臺這些規定?
荷蘭政府表示,這事關國家安全。“我們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采取了這一步驟,”對外貿易和發展合作部長列耶施萊因馬赫在談到新規定時說。根據荷蘭政府的說法,規則中規定的技術可用于先進的軍事應用,其不受控制的出口可能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然而,此舉是在美國向荷蘭和日本施壓,要求切斷中國最先進的芯片制造技術之后做出的。這三個國家共同主導著芯片設備的全球市場,它們在今年1月就這一問題達成了協議。東京在7月份實施了更嚴格的管制。
3. 中國政府對此有何回應?
荷蘭3月份宣布計劃收緊出口管制時,中國表示反對。但北京把最嚴厲的言辭留給了美國,指責美國脅迫盟友在技術出口方面跟隨中國的腳步。
今年7月,就在荷蘭公布新出口管制細節的幾天后,中國也出臺了自己的限制措施:中國現在需要獲得出口鎵、鍺及相關化學品的許可證。鎵和鍺對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半導體和軍事技術至關重要,而中國主導著鎵鍺的供應。
中國外交部表示,這些規定旨在“保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荷蘭的回應是要求歐盟“就這些措施向中國發表聲明”。
4. 這對半導體公司有什么影響?
在中國方面,來自荷蘭和日本的芯片設備訂單鋪天蓋地。
這些訂單似乎是針對更成熟(即不那么先進)的設備,但也可能表明,企業擔心出口限制可能會進一步收緊。今年前七個月,僅從荷蘭的進口額就達到26億美元,超過了2022年全年的進口額。
阿斯麥方面表示,預計荷蘭的新規定不會對其2023年的業務或長期增長前景產生“實質性影響”。
事實上,該公司在最近一個季度公布了超出預期的業績,并上調了2023年的預期。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對中國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9%,達到21億歐元(22.7億美元),該公司表示,中國對成熟和“中等關鍵”設備的需求強勁。
考慮到由于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的下滑,除了人工智能應用之外,整個芯片市場的低迷,這一結果就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了。由于經濟復蘇慢于預期,ASML最大的客戶之一臺積電已將今年的收入預期下調至下滑10%。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