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北上廣深相繼出臺半導體產業扶持政策!
2022年對于中國半導體行業來說,是一個不太平的年份。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周期下行,中國半導體產業也受到了影響。此外,美國對中國的制裁政策也給中國半導體產業帶來了雙重壓力。然而,中國半導體企業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繼續克服困難,艱難前行。
2023年開年以來,中國各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半導體產業扶持政策,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將設立半導體產業發展基金,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投入力度,以支持企業研發、生產和推廣。另外,一些地方政府還將提供稅收優惠政策、人才引進政策等,為半導體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中國半導體產業有望在2023年迎來新的機遇。
Image
本文盤點了今年以來各省市關于集成電路相關的產業扶持政策。
北京:集成電路流片最高獎勵3000萬元
2月17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財政局制訂發布了《2023年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第一批)》的通知。2023年高精尖資金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要求,瞄準高精尖產業發展各項要素精準施策,大力促進高精尖產業能級躍升,堅持分類分層精準支持企業創新發展,重點支持集成電路首流片、新材料首批次、醫藥產業化、新技術新產品推廣等方向,提高產業創新能力。2023年度高精尖資金第一批重點支持方向如下:
方向1集成電路設計產品首輪流片獎勵。支持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開展多項目晶圓(MPW)或工程產品首輪流片(全掩膜),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照流片費用一定比例予以獎勵,單個企業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
方向2集成電路企業EDA采購獎勵。支持在京開展研發的集成電路企業購買符合條件的EDA設計工具軟件(含軟件升級費用),按照實際發生的采購費用一定比例給予獎勵,單個企業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上海:重大建設項目清單發布
1月16日,上海市發改委發布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其中芯片制造項目仍是重點。其中包括中芯國際和中芯臨港12英寸項目、格科微半導體12英寸CIS集成電路研發項目、積塔半導體特色工藝項目、超硅半導體300mm集成電路硅片全自動智能化項目、盛美半導體設備研發中心項目以及其他集成電路上下游設備材料等重大項目。下圖為芯片制造相關項目。
Image
廣州:2000億母基金投資集成電路等領域
2月20日,廣州產投集團官宣了2000億母基金的正式落地,其中1500億元的廣州產業投資母基金重點投資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能源、先進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要產業領域,將重點引入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另外500億元的廣州創新投資母基金將聯動社會資本,爭取用幾年時間形成超2000億的創投基金集群,致力于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創新。
廣州產投集團在2022年的紫光集團破產重整事件中表現出色,成為重整的戰略投資方之一。此次重整是為響應《廣州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廣州產投將加速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布局。此外,廣州產投集團還將推動紫光集團及其上下游生態圈企業導入廣州,并已經領投了粵芯半導體B輪融資。
深圳:重點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近日,深圳市寶安區發改委就《關于促進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該文件重點支持集成電路制造和封測、材料和設備以及EDA軟件等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同時深圳市龍崗區掛牌一宗普通工業用地,將用于建設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深圳綜合平臺。該建設項目今年開工,項目總投資33.5億元,計劃2025年建成。近年來,第三代半導體已經成為我國芯片領域發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智能電網、消費類電子等領域。作為我國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品的集散中心、應用中心和設計中心之一,深圳坐擁一眾半導體龍頭骨干企業,在政策扶持方面也一直動作不斷。
此外,江蘇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湖北武漢、山東青島、福建廈門等省市都相繼出臺了圍繞集成電路的利好政策或重點項目計劃,繼續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
這些政策的出臺,為中國半導體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半導體產業是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的產業,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中國各地出臺半導體產業扶持政策,不僅有助于緩解半導體行業的壓力,更有助于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總之,2022年對于中國半導體行業來說是一個壓力重重的年份,但中國半導體企業通過不斷創新和努力,積極應對行業下行周期和美國制裁的雙重壓力。而2023年,中國各地出臺半導體產業扶持政策,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我們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國半導體產業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