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富士康子公司凌煙閣:揭秘從組裝iPhone到設計芯片背后的故事
艾新博盛投資管理合伙人 曹幻實 (左) 凌煙閣芯片科技銷售副總 陳志重(右)

本期話題:
談戰略:“富士康正以供應鏈的思維來健全整個公司的發展跟成長”
談服務:“不僅能從前端到后端設計量產,還可以幫客戶賣芯片”
談展望:“用三種核心技術推動三個未來產業,打造3.0版本的新富士康”

談戰略:“富士康正以供應鏈的思維
來健全整個公司的發展跟成長”
幻實(主播):歡迎大家關注芯片揭秘,我是主播幻實。今天參加訪談的是一家非常有意思的公司,他們的名字叫凌煙閣 。現在坐在我旁邊的是凌煙閣科技的副總陳志重先生,請陳總跟大家打個招呼。
陳志重(嘉賓):大家好,我是凌煙閣芯片科技的銷售副總陳志重。
幻實(主播):和您交流的時候我發現你們的T恤上都有凌煙閣的標識,后面還印著富士康,為什么會把富士康也印在衣服上呢,二者有什么淵源?
陳志重(嘉賓):凌煙閣大家相對陌生,但富士康大家就很熟悉。實際上富士康在幾年前決定了一個新的策略,要以供應鏈的思維來健全整個公司的發展跟成長,于是就開始進入半導體產業,成立了凌煙閣來專門做芯片設計服務。凌煙閣是一個設立在大陸的全資子公司。
凌煙閣是富士康芯片產業布局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凌煙閣芯片科技供圖)
幻實(主播):我很好奇像富士康這樣的公司為什么一定想去進入半導體行業?有哪些內生的訴求?
陳志重(嘉賓):每個公司都有它的優勢跟發展潛力,但也有局限的地方。富士康想要的是從供應鏈的角度全面掌握整個產業,以便提供自身更全方位的服務,掌握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果從頭到尾都能自我掌握將會是非常好的一個模式。因此從組裝到涉足新的核心技術再到現在進入芯片設計,這是它整體的思維。
幻實(主播):也就是說公司的邊界感是很弱的,值得做的就是戰略要求,都要去做。
陳志重(嘉賓):是的,尤其是我們新的董事長上任后更是積極推動和建立新的產業發展和核心技術。
談服務:“不僅能從前端到后端設計量產,
還可以幫客戶賣芯片”
幻實(主播):凌煙閣的具體定位是什么?提供什么樣的服務?
陳志重(嘉賓):我們提供從前端到后端的整體芯片設計服務。大家都知道芯片設計在行業內不乏有三十四年歷史的老牌公司,我們才成立三年,屬于后來者。但是,盡管公司相對年輕,我們的團隊卻來自四面八方的業界人士,基本每個人都有2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雖然公司年輕,但人卻不年輕。我們提供的服務能夠補足每個IC設計公司的不足之處,讓它們能更專心地發展自身專長,做差異化設計。
舉個例子,像AI芯片,可以讓它們著重在算法研究上,至于量產,我們可以提供幫助。半導體行業在我看來是一門藝術,為什么說是藝術?因為它是由各個不同領域的人結合成的,不是一家或一個人就能辦到。站在協作的角度上我們可以幫助客戶取長補短,提供對應的服務。
幻實(主播):您提到量產方面你們可以幫忙,具體是怎樣幫客戶實現量產?在哪些方面幫忙?
陳志重(嘉賓):半導體是一個非常冗長的體系。從開始的設計到驗證到量產,我們自己有大概10多個人的量產團隊,而且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富士康本身就是做制造量產的,凌煙閣延續了這個系統來提供專業服務。
幻實(主播):所以你們能幫IC設計公司去代工廠流片?
陳志重(嘉賓):對,不僅可以去代工廠流片,我們還能幫他們做測試開發,最終還可以幫他們銷售芯片。這是我們公司跟其他公司很不同的一點:不僅幫你設計,還幫你賣。

一站式設計服務平臺 (資料來源:凌煙閣芯片科技供圖)
幻實(主播):我聽過很多做IP的公司或者幫別人做設計的上市公司,好像很少說能幫到量產甚至銷售的,為什么你們有能力這樣做?
陳志重(嘉賓):這是非常不一樣的,起源也是來自我們的母公司富士康,它有超過一百萬人的員工,營業額超過五百億美元每年,一年就能“吃掉”10%以上的全球IC營業額,如同一個“吃IC的怪獸”。富士康自身就需要很多IC,我們幫客戶設計芯片,同樣的也可以提供相對渠道幫他們賣出去。從設計到銷售都能做,這是我們想要對外傳達的。
幻實(主播):做了三年多,您的感受是什么?覺得辛苦嗎?
陳志重(嘉賓):富士康真的蠻辛苦的,但其實我樂在其中。不只是工作相對繁雜,其實我們對國內也有一些貢獻,在此過程中付出了心力,培養了國內的半導體人才,讓我覺得幫助了自己也幫助了社會。
幻實(主播):確實,現在產業太缺人了,如果能有一些鍛煉他們的機會,讓他們參與進來自己做項目肯定是很好的鍛煉方法,您選的角度蠻好的。
陳志重(嘉賓):除了回饋社會以外,我們還希望這些孩子在學生時代就能夠接觸半導體,畢業之后能快速融入進我們的團隊 ,以此找到與公司文化相契合的人。
幻實(主播):能夠早一點體驗工作的狀態。
陳志重(嘉賓):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模式,畢竟念書歸念書,我們提供一個真實的環境,可以讓學生實現書本上所學的東西。
幻實(主播):這也讓我覺得大家只有更主動的去關心后輩人才,這個行業才能做得更好。

陳總與幻實討論產業人才培育的重要性 (圖左為凌煙閣芯片科技銷售副總陳志重先生,圖右為幻實)

談展望:“用三種核心技術推動三個未來產業,
打造3.0版本的新富士康”
幻實(主播):最后想請您來談一談對產業中長期的展望是什么?假如說5-10年,我們現在定位的方向以及中國半導體產業會走向什么趨勢?
陳志重(嘉賓):國際上半導體的局勢相對艱難一點,但我恰恰看到了國內有許多亂世出英雄的機會。雖然時代相對艱難,但國內的眾多公司要認識到早晚都會面對這種情況,早一點面對現實,開展核心的自主研發技術,才會對整體環境形成正面的影響。我也很期待看到未來十幾年公司以及整體產業越做越好。
幻實(主播):您覺得未來十幾年半導體行業依舊會很紅火嗎?是不是通過觀察臺灣或者全球之后形成了這種判斷?
陳志重(嘉賓):不止十幾年,應該是幾十年。因為大環境其實是非常正面的,唯一不同的在于國內在整個半導體的本土占有率可能會越來越多。有活力就有無限可能。
幻實(主播):即使是三四線城市的自動化程度、便捷程度也都很好,類似移動支付等都已經完全實現了。
陳志重(嘉賓):對,我曾經說國內很多新的技術也許并不是原創,但都能在國內被發揚壯大,青出于藍。例如移動支付,甚至比國外做得還要好。
幻實(主播):您給了我們這么正向和積極的展望,能讓我們這些從業者更加堅守這個行業。最后借助芯片揭秘的平臺您想對外做出哪些呼吁和號召?
陳志重(嘉賓):我想與各位分享富士康的新展望,我們有一個“3+3”的計劃,未來會發展電動車、數字健康和機器人這三個新的產業,每個產業的產值可能都超過3億美元以上,每年的增長率大概在20%以上。我們還推動了三個核心技術,分別是AI、半導體與5G/6G通訊,用這三種核心技術來推動三個未來的新產業。富士康會是一個新的富士康,是3.0版本的富士康,我們已經涉足芯片產業了,不再僅僅是組裝IPhone.

融合了未來產業和技術的“3+3”布局 (資料來源:凌煙閣芯片科技供圖)
幻實(主播):確實是一家非常進步的公司,每個階段都會自己主動去迎合時代生長,值得我們去借鑒和學習,非常優秀。感謝陳總的分享,期待今后有更多的好消息再來芯片揭秘做客。
陳志重(嘉賓):我是珠海凌煙閣銷售副總陳志重,我在芯片揭秘等著你。
專訪合影 (圖左為凌煙閣芯片科技銷售副總陳志重先生,圖右為幻實)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銷售規模由2017年的1946億元增至2021年的4596.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4%,預計2022年將進一步增至4989.6億元。2021年1000以上的企業有32家,100人以下的企業較上一年增加了489家。這些公司中有一部分是在母公司自身對芯片業務有需求的背景下成立的,這是一個模式相對成熟、風險較為可控的路徑。同時,這種內部創業式的芯片設計公司也有躲不掉的天花板,會受制于母公司對芯片需求的規模。想要更長遠地提升競爭力,在芯片設計領域占據一席之地,還需要企業突破自身局限,以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布局更長遠的未來。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