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東方芯港”牢筑集成電路產業地基

        “東方芯港”牢筑集成電路產業地基

        發布人:芯股嬸 時間:2022-11-29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上海臨港新片區的“東方芯港”正在打造集成電路全產業鏈,臨港管委會高科處闡釋發展目標和方向。

          伸入東海的上海東南角形狀猶如鷹喙,當地坐落著一些濱海小鎮,多年來遠離鬧市。不過近幾年來,這些小鎮上興起了一座座現代化工廠,見證著集成電路、生物醫****、汽車等產業的聚集。

          按照規劃臨港新片區將打造“東方芯港”,集成電路將成為當地一大重點產業。在2025年,該產業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屆時將和位于上海西北角的嘉定形成一對“翅膀”,與位于兩者之間的張江進行新的起航飛翔。

          目前,“東方芯港”建設進展如何?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于10月初進行的采訪中,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科處副處長陸瑜介紹,臨港在2022年重點進行了 “強鏈補鏈、填補空白”的工作,且在1-7月形成產值超過76.4億元。目前,重點集成電路項目已部分陸續實現竣工,全產業鏈項目也在持續考察臨港。

          牢筑產業“地基”

          臨港的集成電路產業,正從產業鏈的制造端開始“打地基”。 計劃投資額高達88.7億美元的中芯國際臨港基地、總投資359億元的積塔半導體特色工藝生產線、總投資約15億元的中微半導體臨港生產研發基地等,是臨港的“名片型”重大工程。

          “目前,新昇、積塔一期項目已竣工投產;格科、中微、中芯國際已開工建設。”在采訪中,陸瑜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了臨港集成電路重大工程的進展狀況。

          集成電路產業,是一條將石英砂子做成芯片的流水線。上述提及的公司位于這條流水線的制造端,有的制作材料、有的打造設備、有的加工晶圓。陸瑜表示,相關項目覆蓋成熟特色工藝、先進邏輯工藝及化合物半導體制造。

          以積塔半導體的布局規劃為例,該公司在臨港和徐匯分布了兩個廠區,不過計劃在臨港的生產線上重點關注先進車規級芯片產品。在2018年8月開工的臨港一期工程,是一條6英寸的碳化硅生產線,已在2020年6月正式投產,接下來,該公司還將繼續建設8英寸和12英寸特色工藝生產線,產品重點面向工控、汽車、電力和能源等領域。

          備受關注的中芯國際臨港基地方面,中芯國際也計劃落地一個月產能達到10萬片的12英寸晶圓代工生產線項目。這個項目將聚焦于提供28納米及以上技術節點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這意味著將面向對成熟制程具有需求的全球電子市場。

          而原已在張江取得長足發展的新昇半導體,在臨港找到了合適的擴張土地,希望量產12英寸大尺寸硅片,以便未來與日本信越、勝高等國際龍頭半導體材料商競爭市場。目前,新昇臨港廠房已在國內率先實現12英寸大硅片正片規模化量產,對國內主要客戶的出貨持續增長,并正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中。

          據臨港管委會統計,今年1-7月,臨港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已經突破76.4億元,相比2019年不足5億元的規模,已實現跨越式增長。

          “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已經形成了‘一體兩翼’的發展布局,已匯聚全國40%左右的集成電路人才。”陸瑜表示。一體,是指張江、康橋,重點集聚集成電路設計業、制造業;兩翼,是指臨港和嘉定。其中嘉定重點集聚人工智能芯片、物聯網芯片、智能傳感器,同時向青浦、徐匯、寶山、普陀拓展,逐步形成北部創新帶;臨港瞄準綜合性產業創新基地,同時向松江、閔行、金山、奉賢延伸,逐步形成南部創新帶。

          當前,臨港“東方芯港”正在建設生態最全、增速最快的重要一極。

          提升研發和設計能力

          在集成電路產業鏈上,設計、研發往往是利潤豐厚、知識密集的區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22年,臨港的集成電路產業除了繼續牢筑制造根基外,也在向設計和研發端進行延長,并誕生行業領先的CPU、車規級芯片等。

          據臨港管委會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數據,截至10月初,臨港新片區的集成電路企業總數已經超過200家。

          陸瑜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臨港集成電路的新簽約項目、在談項目主要以強鏈補鏈、填補國內空白為主。2022年以來,臨港新片區完成集成電路產業項目簽約數量為20個,涉及總投資額為560億元。目前在談集成電路項目合計28個,涉及投資額超460億元。這其中,既有制造工藝、國產設備、基礎材料項目,也有不少芯片設計項目。

          詳細而言,2022年的新項目包括華天科技、華嶺集成電路等封測項目,JSR光刻膠、芯謙拋光墊、芯密密封圈等材料項目,此芯科技CPU、芯礪智能車規級高性能計算平臺芯片、昂瑞微射頻芯片等設計項目。

          以高性能通用智能計算芯片初創公司此芯科技為例,該公司計劃在臨港建立一個數據中心,屆時所有重要的研發數據都會放在臨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此芯科技總經理助理任清源稱,該公司未來將發展三類業務,包括桌面CPU、平板電腦CPU,以及邊緣云、ADAS(輔助駕駛)的運算模塊。

          于2021年11月剛剛成立的芯礪智能,是全球首家利用芯粒(Chiplet)技術研發車載大算力芯片的高科技初創企業。該公司獨創Chiplet互連技術,能提供高帶寬、低延遲的片間(die-to-die)互連總線,結合創新的嵌入式高性能計算平臺芯片架構,可利用相對成熟的半導體制造和封裝技術,突破對先進工藝的依賴。

          除了上述在不同產品線上百花齊放的企業,臨港還在學術研究、產業研究方面進行了系統性構建。陸瑜告訴記者,在創新載體方面,臨港目前已經完成上海微技術工研院、化合物半導體創新研究平臺、臨港集成電路材料研究院等功能性創新平臺建設,并認定了一批集成電路企業研發創新機構。

          其中,集成電路材料研究院目前正大力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包括中芯國際、中微、新昇等頭部企業,共同組建創新聯合體。該研究院將通過采用“揭榜掛帥”等創新機制,攻克一批制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深化產學研融合,提升研發成果轉化效率。

          多產業協同發展

          集成電路是數字經濟的基礎,是賦予各行各業智能的引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臨港的集成電路產業中,有不少業務將服務于當地的汽車、人工智能、智能網聯等產業。

          以汽車產業為例,目前臨港已然形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汽車制造基地。2021年,臨港汽車業產值規模突破了1700億元,約占全市1/5,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車產值突破1400億元,約占全市4/5.根據規劃,到2025年,臨港的汽車產業規模將力爭突破4000億元。

          在智能新能源汽車中,芯片的使用量較傳統汽車實現倍增。一臺智能新能源汽車中,電控、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或輔助駕駛對芯片需求量巨大,整車的芯片使用量目前已經超過2000顆。

          有鑒于此,臨港的集成電路產業也看上了當地汽車制造商這個巨大的“客戶群體”。陸瑜告訴記者,臨港集成電路重點發展以微控制器、系統級主控芯片、碳化硅、域控制器等為核心的車規級芯片,支持芯片、軟件、感知等上下游企業協同融合,發展高性能中央計算平臺。相關企業包括積塔半導體、芯旺微、艾派克、地平線等。

          談及人工智能產業,陸瑜則指出,目前臨港已成功引進云豹智能、芯啟源、沐曦半導體、燧原科技、登臨科技等公司落戶臨港,以增強臨港在DPU、數據中心、視覺交互系統等方面的研發能力。

          一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正在臨港各個區域鋪開,例如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整車生產線智能監控系統、寧德時代智能底盤研發系統、臨港滴水湖未來交通生態圈、臨港車路協同示范、國際創新協同區數字孿生城、全流程數字化交付和臨港基礎設施養護運營等。

          未來,臨港將鼓勵人工智能訓練芯片、推理芯片設計研發,前瞻布局類腦智能芯片、高效神經網絡處理器等研發;面向智能網聯汽車和生物醫****等前沿產業,開展包括自動駕駛感知層和決策層、****物發現和靶點篩查等細分領域在內的專用ASIC芯片產業化應用。

          “未來我們還將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實現集成電路產業的全球化發展。”陸瑜指出。目前,美國泛林(Lam Research)、日本JSR、法國液化空氣(Air Liquide)等外資企業均已在臨港布局落地,同時臨港離岸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的建立,將助力中國集成電路企業“走出去”搭建更好的貿易結構,江波龍、艾為、格科、韋爾、華勤等已逐步將香港離岸貿易平臺轉移至臨港新片區。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半導體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普洱| 康平县| 玉溪市| 吴川市| 蕉岭县| 浙江省| 镇赉县| 嵊泗县| 古浪县| 三明市| 静宁县| 天祝| 盘锦市| 垦利县| 武宁县| 当阳市| 洛隆县| 洛阳市| 栾城县| 津南区| 昌吉市| 广南县| 柳州市| 上饶县| 金堂县| 通城县| 宣城市| 综艺| 澎湖县| 和硕县| 漯河市| 梅河口市| 西畴县| 二连浩特市| 建德市| 罗甸县| 棋牌| 余姚市| 黎川县| 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