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影響半導體歷史的三大人物

        影響半導體歷史的三大人物

        發布人:旺材芯片 時間:2022-02-03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來源:半導體產業縱橫編譯自數位時代

         

        半導體橫跨材料、電子、物理和化學等領域,相當復雜,但在中國臺灣卻成了國民產業,多數人都能朗朗上口,像是晶圓尺寸和制程用幾納米技術等,如同聊體育和電影。

         

        這要歸功于臺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場過半的統治地位,以及過去一年多的全球芯片荒,給半導體業和中國臺灣創造極高的國際能見度。對于非相關背景、但想了解半導體業的讀者,可以透過三個有代表性的人物經歷開始。 


        01

        摩爾,為科技革命確立核心動力

         

        第一位是1965年提出摩爾定律的高登·摩爾(Gordon Moore)。今年93歲的摩爾,是半導體業的活字典,從早期實驗室轉到工業應用時就參與。

         

        他整理大量相關技術文獻后,發現約莫間隔差不多的時間,透過研發達成的進步,可以將放置在芯片上的電路之間的距離縮小一半,也就是同樣面積可以放進多一倍的電路。從摩爾提出這個發現(Moore's law),迄今已經過半個多世紀,這個定律依然適用,只是電路加倍的時間有時是一年,有時是二年,平均是一年半。

         

        電路的數目和運算能力成正比,電路間距能持續縮小,意味著運算能力持續提高。這表示半導體(最常用也最大量的是硅)這項材枓能夠帶來的生產力進步,每18個月就可以加倍,相比之下,水泥、鋼鐵和石化等在工業時代應用廣泛的材料,在生產力的進步幅度遠遠不及。


         

        摩爾原先的老板威廉·夏克利(William Shockley)發明了電晶體,并因此得到諾貝爾物理獎;摩爾的事業伙伴羅伯·諾宜斯(Robert Noyce)以電晶體為基礎發明了積體電路,也就是今日熟知的IC,(他本來也可得諾貝爾物理獎,不過因早逝而錯過,后來頒給積體電路另一位發明人Jack Kilby)。

         

        夏克利和諾宜斯實現了科學上的發現,為后來的半導體應用打開大門,但摩爾定律找到半導體的商業意義:實現每18個月運算力加倍,并找到創新與關鍵應用的企業,就能成為贏家,如果被對手掌握,就等著出局。

         

        摩爾定律催生硅經濟,這種速度感和危機感,主導了科技業的競爭,產生知名的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概念,而概念的提出者安迪.葛洛夫(Andrew Grove)也是摩爾定律的最佳執行者。摩爾、諾宜斯和葛洛夫在1968年共同創辦的英特爾,目前仍是半導體業具影響力的公司。

         

        02

        張忠謀成就產業分工

        讓運算無所不在

         

        第二位是1987年創辦臺積電的張忠謀。臺積電是全球第一家專業做晶圓代工的公司,沒有自有產品,完全按客戶訂單生產。在那之前,部分半導體公司會利用空閑產能接零星訂單,但產能供應不穩定,提供的制程技術選擇也有限,客戶技術資料存在外泄風險,無法成為一種商業模式。

         

        專業晶圓代工釋放半導業的成長動能。芯片生產依序可分為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等環節,其中設計和客戶端關系緊密,要先了解并預測客戶需求,再轉化成電路設計放到芯片上;制造和封測則是和工廠有關,追求制程、成本、良率和交貨期等,和設計非常不同,要在一家公司內兼顧很難,特別是蓋一座新廠的費用,一路從幾億、幾十億上升到百億美元,龐大而持續的資本支出和折舊攤提是極高負擔。

         

        年輕時從上海到波士頓求學,畢業后留在美國工作,張忠謀親歷半導體業從1950到1980年代的發展,與摩爾、諾宜斯和葛洛夫是朋友也是對手,夏克利則是張忠謀在史丹佛讀電機博士時的老師。

         

        當半導體走向專業分工,設計和制造拆開,而制造往亞洲移動,一如先前的電腦和其他產品,是整個產業變化的一部分。來自亞洲、卻有完整美國業界經歷和人脈的張忠謀,屬于極少數,在中國臺灣官方的多次邀請下,先加入工研院后成立臺積電,其中有個人機遇、也有大環境助推。

         

        03

        創辦NVIDIA的黃仁勛

         

        第三位是1993年創辦NVIDIA的黃仁勛。NVIDIA一如其他芯片設計公司,受惠于專業晶圓代工提供的制造服務而持續成長。不同之處在于,黃仁勛不斷拓展新領域,打開芯片應用的場域和產業

         

        從最初的圖形處理技術,再到發展AI運算架構進到自動駕駛汽車系統和加密貨幣挖礦,再到結合VR/AR技術跨入最近熱門的元宇宙,NVIDIA始終在熱門產業話題上,黃仁勛相當于當代半導體業的頭號傳教士,持續傳播芯片福音給更多使用者,跳出技術和產業人士的特定圈子。

         

        芯片和土豆片的英文都叫chip,也都進入一般普羅大眾生活。讓芯片像土豆片般簡單易懂,這條路還很長,但存在的想像空間也因此巨大。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半導體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州市| 莎车县| 卢氏县| 贺兰县| 黄平县| 罗源县| 当雄县| 盐城市| 湘乡市| 通江县| 西城区| 正定县| 康平县| 阿荣旗| 海盐县| 滨海县| 忻州市| 安西县| 甘孜县| 垦利县| 郓城县| 新野县| 巴林左旗| 乌鲁木齐县| 台州市| 麻阳| 三门峡市| 曲阳县| 蒲江县| 玉屏| 威海市| 遵化市| 颍上县| 玛沁县| 凤阳县| 怀宁县| 象州县| 都匀市| 同仁县| 吉木乃县|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