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汽車(AV)的承諾是,比人為控制的車輛安全得多,并大幅減少事故的發生。它需要眾多技術的支持,包括攝像頭、激光雷達、雷達、超聲波、車輛對一切(V2X)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等。自動駕駛汽車的最終目標是提供一輛無需人為干預的,可以在所有道路類型、所有環境(城市、鄉村)和所有天氣條件中行駛的全自動汽車——但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一些時間。在此之前,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汽車將橫跨整個技術領域不斷演進,沿著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規定的?自動駕駛級
關鍵字:
AV ADAS V2X OEM GPU 202008
國際領先的定制化芯片(ASIC)設計方案提供商及DDR控制器和物理層IP供應商——燦芯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芯半導體”)近日對外宣布為一家著名的NVDIMM供應商提供完整的NVDIMM控制器芯片解決方案。非易失性雙列直插式內存模塊(NVDIMM)是計算機的一種隨機存取存儲器,即使在遇到供電不穩、系統崩潰或正常關機等斷電情況時仍保留其內容。NVDIMM可快速恢復現場,提高應用程序性能,數據安全性和系統崩潰修復時間,加強了固態驅動器(SSD)的耐用性和可靠性。當前,大多數NVDIMM控制器采用F
關鍵字:
OEM DDR SSD ASIC
專注于引入新品并提供海量庫存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 近日起開始備貨?Laird Connectivity?的?BL653?系列模塊。BL653擁有豐富齊全的可配置接口,具有?工業 級寬工作溫度范圍,提供可靠的藍牙5.1連接并支持NFC和802.15.4通信(Thread與Zigbee),適用于工業和其他?嚴苛環境?下的各種?物聯網? (IoT) 應用。貿澤供
關鍵字:
OEM IoT SoC
雖然關于華為造車的猜測接連不斷,但華為均予以了否認。不過聲稱不造車的華為其實從未離開過汽車圈,近期申請了多項關于造車的專利。7月17日,據@天眼查 數據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數條專利信息,其中之一就有“車輛定位的方法、裝置、控制器、智能車和系統”的專利。專利摘要顯示,該專利一種車輛定位的方法、裝置、控制器、智能車和系統,用于在GPS信號弱或者無GPS信號的情況下,解決車輛定位的問題。車輛定位的方法包括:獲取第一車輛與被求助物的第一相對位姿以及被求助物的全局位姿,根據第一相對位姿和全局位姿,計算第一車輛
關鍵字:
華為 定位 GPS
祖母時代的技術已成往事1904年,雷達首次被Christian Huelsmeyer用于探測船只,已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常見的應用是軍事雷達、民用航空交通管制,當然,還有針對私家車輛的測速點。但是現在存在一種誤解,認為這項技術已經成熟,該領域幾乎沒有什么發展。成像雷達和協同雷達都在進行著顛覆性的新創新。ADI公司(ADI)如何在汽車領域應用中實現雷達并引入獨特的軟件和算法正是其特殊之處。過去25年里,ADI一直活躍在汽車行業,其產品既可用于被動安全應用,也可用于主動安全應用。過去15年里,ADI以DSP和
關鍵字:
OEM ADAS
西門子和 IBM 近日宣布聯合推出新型解決方案,進一步加深雙方合作關系。該解決方案能夠將實際維護和資產性能與設計決策和現場修改動態結合,從而優化資產的服務生命周期管理(SLM)。該解決方案以西門子數字化工業軟件 Xcelerator 解決方案組合和 IBM Maximo? 為基礎,在設備制造商和設備所有者/運營商之間建立起端到端的數字線程?!?nbsp; 新解決方案繼承了西門子 Xcelerator 解決方案組合和 IBM Maxim
關鍵字:
OEM SLM PLM
信心對于普及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EV/HEV)至關重要,但要為了提升信心,我們必須提高這些車輛中電池測量的精度。為獲得更高的測量精度,必須處理干擾數據采集以及將其傳輸到主處理器的高噪聲級別。高精度地測量電池電壓、溫度和電流遠遠不夠,還需要同步。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中的噪聲源具有不同頻率和不同振幅,這使得如何更好地對其進行過濾成為了一個難題,從而不影響對電池電壓、溫度和電池組電流的測量。測量誤差可能導致各種后果,包括錯誤報告電池充電狀態、可能的過度充電和過度電池放電,這都可能會影響駕駛員、乘客和
關鍵字:
ECU OEM SOC
自適應和智能計算的全球領先企業賽靈思公司(?Xilinx, Inc.,)近日宣布推出兩款易于擴展、超高密度視頻轉碼專用的實時計算視頻實時轉碼一體機?;谫愳`思新型的?Xilinx??實時服務器( RT Server )?參考架構,兩大全新一體機將雙管齊下,助力當今服務提供商以每通道最低成本提供視頻質量和比特率優化的多種類型應用,例如電子競技與游戲直播平臺、社交與視頻會議、遠程直播教育、遠程醫療和視頻直播等,并較基于軟件的架構或者固定架構解決方案,都能顯著降低總擁有成
關鍵字:
API TCO OEM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近日宣布,南京芯馳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SemiDrive?,以下簡稱“芯馳科技”)在其發布的智能座艙芯片X9中采用了Imagination的?PowerVR Series9XM圖形處理器(GPU)?,目前該芯片已完成流片并成功啟動。芯馳科技是一家專注于車規級芯片設計的企業,致力于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高可靠、高性能的智能座艙、安全駕駛和核心網關等汽車SoC產品。芯馳科技是中國為數不多通過ISO 2
關鍵字:
PPA OEM SoC NNA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近日宣布推出新的超低功耗、多協議無線微控制器(MCU)系列?K32W061/41。新的低功耗設備完善了公司近期推出的引腳兼容?JN5189/88 (Thread?/Zigbee?)?和?QN9090/30 (Bluetooth? LE)MCU,為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帶來更輕松的遷移路徑,幫助他們支持現有和新興的智能家居,構建使用案例。新聞亮點●? ?無線微控制器集成多協議網狀網絡●
關鍵字:
MCU OEM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近日宣布推出全面的Wi-Fi 6(802.11ax)產品組合,此舉大幅增加了能夠采用最新Wi-Fi標準的產品與市場的數量。恩智浦擴展的Wi-Fi 6產品組合代表公司的全新端到端、差異化技術方法和愿景,旨在幫助汽車、接入、移動設備、工業和物聯網市場開辟連接創新的時代。新聞亮點:●? ?恩智浦將Wi-Fi 6產品組合與全面的EdgeVerse計算處理和安全平臺相結合,幫助客戶加速進軍廣泛的市場●? ?利用Wi
關鍵字:
OEM 半導體
雖說隨著國家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社會治安方面在近年來有很好的穩定性,然而在很多領域也還對定位系統存在著大量需求。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定位系統有GPS、北斗和定位跟蹤器。它們都是基于物聯網卡技術實現攜帶、擁有者定位功能的一種新型智能硬件設備,其中物聯網卡定位跟蹤器普遍應用在車輛防盜、汽車租賃抵押、物流運輸業等方面,為企業用戶能實時關注定位數據提供技術手段。那么物聯網卡如何應用在定位跟蹤器上?定位跟蹤器的應用場景有哪些?物聯網卡定位跟蹤器防止車輛防盜如今人們出門可以選擇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多,長途可以
關鍵字:
GPS 物流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近日宣布,公司已為其汽車圖形處理器(GPU)開發全新的OpenGL? SC(Safety-Critical,安全關鍵)2.0驅動程序,從而使整車廠(OEM)和一級供應商(Tier 1)可以在安全關鍵型應用中受益于GPU加速。數字儀表盤、刻度盤、儀表集群、駕駛艙域控制器、環視顯示器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汽車應用,現在可以在新增的保護層下運行。OpenGL SC驅動程序的演示展示了一個在現有汽車芯片上運行的、帶有安全關鍵組件的先進儀表盤。I
關鍵字:
GPU OEM
惡意軟件、勒索軟件、病毒、拒絕服務攻擊——這些威脅可能會讓企業陷入困境,這是因為其難以恢復。其他的情況可能根本無法恢復,但這并沒有阻止大多數行業把網絡安全當作事后諸葛亮。不幸的是,這是自第一個黑客出現以來的處理方式。只有當一家公司受到攻擊時,其他公司才會開始做出反應,通常是爭先恐后的提高自己的安全性,希望自己的生意不會成為下一個目標。自動駕駛車輛標志著這一戰略已經發生改變的全新里程碑,各種形式和規模的車輛制造商(OEM)都在想方設法防止最糟糕的情況發生,而不是被動地做出反應。他們明白:汽車黑客不只是涉及數
關鍵字:
ECU OEM
自動駕駛汽車(AV)是移動出行的未來,所以每個人都有著同樣的疑問:它們什么時候會到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是整車廠(OEM)和初創公司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回答的問題。由于無人駕駛路測僅限于在選定的城市和測試場地中進行,因此大多數消費者還沒有親身體驗過這項技術。但它正在到來——假以時日,自動駕駛汽車將帶來諸多益處,從而徹底改變交通出行方式。當汽車自動駕駛時,每位駕駛員實際上都變成了乘客。你可以在途中睡覺,也可以放松一下看個電影,或者在上班路上回復郵件。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們會思考如何打發車內時光,車內
關鍵字:
AV OEM
gps-oe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gps-oe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gps-oe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gps-oe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